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零碳园区与零碳电网 返回

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运行四周年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3-01-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月6日22时,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建设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实现安全稳定运行4周年。

  4年来,这一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变电工程,累计送电411.81亿千瓦时,其中华北火电送华中28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982.6万吨煤炭的运力,有效缓解了华中季节性缺电问题;华中水电送华北122.8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煤炭消费417.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85.64万吨。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自2009年1月6日正式投入运行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已成为我国南北方向的一条重要能源输送通道。为进一步提高华北和华中两大电网之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0年12月核准建设扩建工程。2011年1月工程开工、10月全面竣工,12月9日完成系统调试和168小时试运行。工程扩建后,晋东南、南阳、荆门三站均装设两组容量300万千伏安的特高压变压器,线路装设40%的特高压串联补偿装置,具备稳定输送500万千瓦电力的能力。扩建工程的及时投运,大大缓解迎峰度冬期间华中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减轻了铁路运煤压力。

  4年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最大输送功率达572万千瓦,符合设计预期,实现了双向、全电压、大容量输电,经受了雷雨、大风和高温、严寒等恶劣天气及各种运行操作、运行方式的考验,系统运行稳定、设备状态正常。该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90%,推动了国内电工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依托工程建设,我国在特高压输电系统的串联补偿、过电压控制、电磁环境、大型电力设备抗地震、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率先掌握了特高压大容量输电系统集成技术。

  专家表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对于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促进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实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促进我国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特高压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加快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建设,力争到2015年形成以“三纵三横”为核心的“三华”交流特高压同步电网。


分享到:

关键字:1000 千伏 特高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