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圣阳电源张继佳:FCP铅炭电池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7-05-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7年4月24-2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苏州香格里拉酒店圆满召开,来自中、美、英、德、澳、日、韩等国家的1400余位嘉宾到场参会。大会共邀请14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产业热点话题,发表了一系列精彩演讲,中国储能网将向读者传递本次大会最具价值的声音。

大会期间,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继佳,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系统应用专场暨第9期光伏微讲堂”,以《FCP铅炭电池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为题发表演讲,现将演讲主要内容发布,以飨读者。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继佳

张继佳:谢谢大家,非常荣幸今天能有机会跟大家共同分享,圣阳公司是一个上市公司,坐落于山东曲阜,公司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其他的这些就不具体说了。主要的产品就是电源系统我们有解决方案,我们主要的这个电池就是锂电池、铅酸电池还有新型的发电电源。这个是我们做的最早的一个项目,这是一个路灯项目。这个项目是我们在通信基站上的项目,我们做了很多新能源的通信基站,大概现在有将近3千个。比较典型的是这个,这是西藏阿里改则县的户用系统,这个系统我们当时做了4429套。在玉树地区,还有青海、西藏做了很多离网的光伏电站,就是光伏+储能。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光伏的发电住建部的示范项目,这是我们在印尼的部分岛屿做了微电网的概念,它是一个光、储、柴互补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大家可能都见过了,这个是中广核曲麻莱项目,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这个就是FCP铅酸电池,它其实是混合技术的,最大的优势有是70%的DOD深循环能够达到4200次,这是全世界最领先的。这是它的一个参数表,它的充电和放电有很大的改善,就是针对普通铅酸电池。大家可以看到它这个70%的DOD达到4200次没有问题,最新的实验已经做到了4400次,它的性能还有上升的空间。20摄氏度SOC运行10%到80%,均不充周期是30个循环,经过3300次的循环之后电池容量仍然还在85%以上。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我们也做了实验,这个就不细说了。这个是电池的外观,这个模组可以自由组合,根据需求来自由排列。

通信基站这一块,一个是新能源基站,一个是通信基站备用电池储能化应用,这是两个方向。这个是既有基站系统拓扑图,我们给它加上能效管理系统来控制原来的通信基站的开关电源。它是怎么个工作原理呢?就是平的时候交流电有负载供电,不充不放。峰的时候就是蓄电池给供电,谷的时候就是一方面充电一方面供电。后面的案例我就不具体展开了,我们这个能效管理系统是基于电流然后调整电压来实现,是一个自动化的控制。我们基于下一步国家发展方向,有一个多能互补、能源互联,就是基于这个趋势,有好的产品和好的应用策略,还有好的管理平台做起来,所以我们做了一些能效管理平台。这是一个能效管理平台,我们还有远程监控平台。这个是济宁铁塔,这个就是在我们公司院子里铁塔的基站,全年能节约电费8644,经济性比较好,现在一个基站8千多,因为基站基数比较大,它是有经济性的。这个是西藏阿里基站,它上面是光伏,是新能源基站。分布式储能系统这一块就不再展开了,FCP铅酸电池是我们跟日本合作,是2014年战略合作引进的,技术非常成熟。我们做成模块话的系统,我们一般采用集装箱做一个储能单元。这个系统拓扑、微电网、离并网切换、跟踪负荷这些我都不展开说了。这个是它排列组合的一个方式,把它放在集装箱里面,有不同的组合模式。这是5个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里面有含PCS的也有不含PCS的。刚才杨博士也提到这个尼玛项目,现在刚刚做完,一期已经并网发电了。这是一种刚性需求,一定要用性价比高的、安全可靠运行的储能方式,要不然这地方交通不便,这就是刚性需求,对性能有考验。广东电网有一个基于电网多端融合的研究,就是说电网怎么来接纳,这黎曼有一个测算研究,有一个经济性。上边这个是国家863发电储能系统示范项目,这个是我们中科院的一个项目。这个浙江电网的一个863项目,这里面还有上海电力学院的项目,就不说了。下面这个是海岛的示范,还有水路稽查站的一个项目。聚焦新能源产业,开放合作、共赢未来。新能源领域是一个战略新兴产业,市场规模巨大,需要多方合作,我们圣阳也希望与各位一起合作。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分享到:

关键字:圣阳电源 铅炭电池 分布式能源 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