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众智汇能毕波:微电网中多种发电和储能技术集成研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7-05-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7年4月24-2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苏州香格里拉酒店圆满召开,来自中、美、英、德、澳、日、韩等国家的1400余位嘉宾到场参会。大会共邀请14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产业热点话题,发表了一系列精彩演讲,中国储能网将向读者传递本次大会最具价值的声音。

大会期间,众智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毕波,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系统应用专场暨第9期光伏微讲堂”,以《微电网中多种发电和储能技术集成研究》为题发表演讲,现将演讲主要内容发布,以飨读者。

众智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毕波

毕波:大家好,感谢大会给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我们众智汇能,还有前段时间做的微电网的项目介绍。这个项目就是我们首次尝试了引用多能互补的概念,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因为这两天的会上,可能大家对这个背景已经了解的比较清楚了,我们觉得目前微电网是缓解现在电网安全和这个可靠压力的一个有效措施,同时它也可以通过对终端用户具体需求的识别提高我们电能的利用效率。我们在做这个微电网的项目设计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大家都知道在这样一个新能源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可能有一些局部地区出现了弃光弃风的现象,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个微电网模式能够在新能源与储能的配合下面实现一个更大比例的新能源的消纳。第二个就是说通过微电网的构建能够实现对于客户更好的需求的满足,通过我们更优的电能质量、更快的响应时间。另外今天我也听到各位专家领导也介绍了,目前我们也考虑了在电动汽车和电动产品普及的情况下我们也引入了局域的直流网,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多个微网群的概念对大电网本身有反哺的机制。同时我们也考虑到目前在很多企业自备电源大部分还是使用传统的电源,如果这个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并存,可以实现低成本平滑的升级。我们在这个项目中应用了多元复合的储能协调控制技术,还有就是虚拟同步机技术,还有直流王网络配制管理技术和无缝切换技术,以及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总的设计思路就是实现最大比例的一个新能源的消纳,而且我们对这个负荷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满足,同时维持微网内频率的稳定调度的监控系统这里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在发电监控层面,对发电信息实时的监控和统计分析。还有对电池的实时预警和分析,在能量关系方面也有对发电系统和储能的综合调度管理。在这个能量管理的时候第一个思路就是我们最大限度的利用新能源所发的电,优先使用清洁能源。而且这个同时和原来的微电网实现互联,实现按需的双向流动。在微网系统内部新能源能够自发自用的时候余电可以上网,不足的时候通过大电网的补充。同时这个微网可以接受整个外部电力调度,在大电网出现故障后可以有一段时间独立生存的能力。同时对微网内部的负荷也进行了分级的保障。这个混合储能我们是基于这么一种考虑,好比就是说一个体育比赛里面有短跑选手和长跑选手,一个选手是不能把所有的比赛都完成的。所以说我们采用了这么一个策略,首先通过对预先的参考功率进行一个分解,同时进行一个变换,变换之后得到一个时间曲线,我们对于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采用不同的储能技术来进行管理,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我们的冲击性负荷和一些不可控的负荷的满足。从控制的策略上来说,我们是保证这个电量一般维持在85到95的高位,在新能源电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保证重要负荷的连续供电,不足的部分由大电网补充。在这个负荷分类上面我们分成了三类,第一类就是刚性的负荷,就是说不需要持续的保障的。第二个就是一些柔性的负荷,就是在短时间的切断以后并不影响需求,还有就是冲击性的负荷,就是副周期性的负荷。总的来说,我们现在就是希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在多种储能模块和开关控制技术的情况下面能够实现一个比较小的转换时间。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分享到:

关键字:众智汇能 微电网 储能技术 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