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17年4月24-2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圆满召开,来自中、美、英、德、澳、日、韩等国家的1400余位嘉宾到场参会。大会共邀请14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产业热点话题,发表了一系列精彩演讲,中国储能网将向读者传递本次大会最具价值的声音。
大会期间,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燕清,在“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专场”,以《加快动力电池国产装备的技术提升》为题发表演讲,现将演讲主要内容发布,以飨读者。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燕清
王燕清:各位来宾,大家好!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现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目前动力电池的性能、质量和成本仍然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需求,尤其在技术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技术、制造装备和工艺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异,从制造装备角度来讲国产装备技术的提升对于国产动力电池的发展意义重大。2016年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28.8Gwh比2015年增大79%,预计未来几年动力锂电池市场将继续迅猛发展,平均负荷增长率会在30%以上。虽然从整个锂电池行业千亿级的规模来看,我们设备商的占比还较小,但是增长的势头却十分强劲,2017年国产锂电池设备的产值为52亿元,2015年达到了75亿元,2016年突破140亿元,而且随着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对生产设备的需求还在持续上升,预计到2020年锂电池设备产值接近400亿元。电池行业集中度提高是大趋势,工信部连续出台政策都是支持电池龙头企业的发展,这也表明了设备厂商将进入两极分化,小厂商和低端技术路线将面临淘汰和被收购,大电子厂的设备商将快速提升,龙头企业的增速将超过行业增速。锂电设备最早出现在日本和韩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国产设备的市场专有率也大幅提升,目前国产化设备已经达到近70%,锂电池设备分为前道设备占比35%,涂布机国产化率高达70%-80%。中道设备高端卷绕机以前都是要以来日本韩国的设备,但是现在已经被先导打破了,现在先导在高端设备市场站了60%。后道设备占比25%,进口替代空间比较大。相比日韩锂电设备同等国产设备性价比比较明显,可以说服务能力强,国产品牌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做出快速响应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据了解国家也计划在动力锂电池的短板装备进行扶持,重点发展高速双双面多层挤压式涂布机,高速膜切合叠片一体机、高速卷绕一体机,全自动组装线、12ppm锂电池全自动组装线、全自动注液系统、具有能量自动回扣的电池化成分融系统,动力电池制造执行系统建设MES等等并且提出了较高的指标要求,可见国家层面意识到提升动力电池的发展水平离不开生产装备的整体提升。
我们无锡先导从2008年进入锂电池装备领域,经过多年沉淀无锡先导成长为国际最大的锂电池自动化装备的专业制造商之一,拥有2500多名员工,研发工程师300多人。先导多项装备被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可替代日本、韩国进口设备。先导从发展之初就定位高端国际化,是极少数同时被松下、索尼、三星、比亚迪、CTAL等公司提供设备的企业。这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我们研发出的动力电池现在可以达到6PPM,整体效率是同类产品的1.5到2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全替代国外进口。右边的是我们和日本松下合作开发的18650、21700卷绕机,这个产品将为特斯拉提供电芯卷朝机,先导也是全球第二家国内唯一能为特斯拉提供电池生产设备的企业,可以自豪的说现在我们的设备比进口的还要高端,价格甚至比进口的还要好。依靠先进的技术国产设备再也不用走低段和低价竞争的路子。其实这款卷绕机现在性能大大超过了日本韩国的设备。为了突破产能瓶颈先导新一代锂电池装备生产基地于2016年奠基开工,规划建设面积十万平方米预计今年7月建成投产,新厂房的投用将比现在的产能扩大一倍多,此外先导正在逐步开发全套锂电池生产装备比如激光、涂布机、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设备企业要走高端化和国际化的路线,国家除了打造动力锂电池龙头企业之外也要着力打造生产装备的龙头企业,加大对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研发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作为龙头企业要加大全产业链覆盖并购整合追求规模效应,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法规、融资渠道方面的支持以及专业资金的补助。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走国际化路线,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经验,当然还是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