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子公司业绩下滑信披未过关 中航资本惨遭11连问

作者:崔文官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7-05-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作为根植于航空业的金控巨无霸,中航资本(600705.SH)一份“简单”的年度报告,引来了上交所11连问,随后中航资本给上交所的回复中揭开了其证券、租赁业务下滑的面纱。

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中航资本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7.48亿元,较2015年增长0.7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24亿元。

4月10日,上交所向中航资本发出问询函,指出其2016年年报中对子公司业务披露不充分,要求后者对融资租赁、信托、证券及财务四项主要业务线进行进一步具体分类披露。问询函称,经过事后审核,中航资本需对四项主要业务线进一步具体分类披露。

4月14日,中航资本对上交所问询函做出回复,披露了包括中航租赁在内的子公司去年的经营情况。

信托猛增

中航信托去年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到4747.89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42.71%。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中航资本在2016年年报中对租赁、信托、证券、财务四项业务描述十分简练,仅在其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一节中,对主要子公司业务做了简要介绍,包括成立时间、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等,对具体业务情况并未进行详细披露。

对此,上交所认为上述子公司披露信息参照同行业披露情况非常不充分,中航资本应参照《格式准则第2号》《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补充披露。

2016年年报显示,中航资本信托产品持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为2.6亿元,除去从未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获得的1.8亿元投资收益外,其余信托产品对应的投资收益为0.8亿元,但其对应的信托产品余额总和达71.8亿元,公司也未对其如此低的信托产品投资收益做出充分披露。

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补充披露信托产品进行投资的具体盈利模式以及收入确认方式;自营资产经营情况和信托资产管理情况,包括信托资产的分布、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表等;报告期内存续、新增信托项目的数量、金额;报告期内集合类、单一类和财产管理类的信托项目资产规模等。

中航资本2016年年度报告中披露显示,2016年度中航信托总资产为87.14亿元,净资产为63.08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2.12亿元,较去年增长10.16%;营业利润为17.25亿元,较去年增长20.63%,净利润为13.02亿元,较去年增长21%。

在交易所问询函后,公司在公告中还披露了中航信托目前存续信托项目的情况。报告期内,中航信托存续信托项目共有940个,实收信托合计金额达4701.43亿元。其中,中航信托去年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到4747.89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42.71%。

另据公司披露显示,2016年,中航信托固有资产规模为87.14亿元,同比微幅增长1.22%,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最高,为70.95%。其中集合信托项目385个,实收信托合计金额为2459.17亿元,同比增长70.25%;单一信托项目528个,实收信托合计金额为2092.88亿元,同比增长14.30%;财产权信托27个,实收信托合计金额为149.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0.6%。

安信证券亦在研报中对中航信托表示看好,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信托行业正处于转型阶段,信托公司需把握PPP和财富管理机遇。中航信托积极转型,于2017年1月份发行国内首个以停车场收费权为标的物的TOT模式PPP项目,总规模达到3.09亿元。”

租赁、证券毛利率下滑

公司租赁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租赁业务的差息范围有所缩小,同时,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与信托板块相比,交易所对租赁的关注点则主要在业务的下滑上。在对融资租赁业务的描述上,上交所审核发现,中航资本除了未按照行业、产品、地区分类披露报告期内签订的租赁合同数量、金额、坏账准备余额等,报告期内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下滑明显,但上市公司只提了应收、资产和利润几个指标,未就具体业务进行分析。

为此,上交所要求中航资本补充披露其租赁业务的盈利模式,结合盈利模式说明相关业务收入和成本的会计政策,包括确认时点、确认依据等;按照行业、产品、地区分类披露报告期内签订的租赁合同数量、金额,并按合同到期年限分类披露租赁款余额、坏账准备余额。

在融资租赁业务中,上交所还发现,报告期末中航资本长期应收款中融资租赁款账面余额达589.7亿元,但公司未就应收账款的行业分布情况、地区分布情况、担保方式分布情况、逾期贷款以及五级分类情况进行补充披露。同时,报告期内中航资本租赁业务实现收入41.15亿元,毛利率22.28%,同比减少7.11个百分点。为此,上交所要求中航资本结合行业和公司经营情况变化,说明租赁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

公开信息显示,中航租赁系中航资本及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分别持有中航租赁36.61%股权和61.32%股权。中航租赁成立于1993年11月,主要从事飞机与运输设备类资产的融资租赁及经营性租赁业务,注册资本74.66亿元。

就中航租赁的融资租赁业务情况而言,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航租赁总资产688.70亿元,净资产81.86亿元;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41.15亿元,营业利润9.83亿元,净利润近8亿元。其融资租赁业务需对融资租赁业务的盈利模式、业务收入和成本的会计政策、风险管理政策、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等进行补充披露。

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中航租赁租赁资产总额为643亿元,其中长期应收款中反映融资租赁资产余额为589.70亿元,主要分布于飞机、船舶、设备、城投及其他领域,分别为173.44亿元、55.82亿元、131.20亿元、171.52亿元、57.73亿元。中航租赁逾期项目的应收款净值金额为12.77亿元。

中航资本回复公告显示,中航租赁目前是通过租金收入、残值处理、管理费等有关费用以及促销让利等方式获取盈利。

其中最主要是盈利模式为获取利差或收取租金,中航租赁的融资租赁业务是以物为载体的租赁业务,利差视风险的高低而定,一般约为1%~5%;提高租赁物的余值处置收益,不仅能够降低融资租赁风险,同时也是融资租赁企业重要盈利模式之一;在实际操作中,融资租赁企业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以管理费、手续费、资金占用等,向承租人收取有关费用;同时融资租赁企业可以组织、整合一定数量的相同类型设备使用者,通过大批量的订购或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从设备制造商处获得销售让利。

公司租赁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租赁业务的差息范围有所缩小,同时,报告期内,随着公司经营性租赁资产规模增加,折旧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不过对于租赁业务,多家券商均表示了乐观态度。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中航租赁是国内唯一一家央企投资并拥有航空背景的专业租赁公司,2016 年公司增资中航租赁 10 亿元,持股比例升至 97.93%,未来还有进一步增资的可能,未来中航租赁将不断扩大航空租赁传统优势,同时拓展铁路、船舶等领域业务,一体两翼打开租赁业务发展空间。”

除了租赁业务下滑被追问,中航资本证券业务因下滑也被追问,年报显示,中航资本报告期内证券业务收入为10.57亿元,同比下降51.04%,毛利率同比减少15.64个百分点。

上交所称,公司未根据上一报告期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动原因以及行业情况等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要求中航资本依照具体业务条线、区域等原则披露分部报告信息,包括分部的营业收入、成本、营业利润的构成等,同时具体说明公司收入、毛利率相对于上一报告期的变化情况及其变动原因。

对此公司公告回应称,“报告期内,中航证券收入、毛利率等经营指标因证券市场波动下降,与行业整体走势相符。此外,中航证券目前净资本规模较小,固定成本难以随收入下滑同比例下降;在业务向高端集中的大环境下,中航证券受行业整体下滑影响更为显著。同时作为中航证券重要增长点的证券承销保荐业务,多个项目报告期内正处于储备阶段,从而导致各主要经营指标下降幅度高于行业水平。”

对于公司的证券业务,安信证券在此前的年报点评中也指出,“受到市场波动、交投冷清的影响,2016 年中航证券实现营业收入 11 亿元,同比下跌 51%,占总营业收入的 12%。2016 年公司股基交易额市场占有率达到 0.33%,与 2015 年基本持平。随着 30 亿元增资到位,中航证券业务实力将大幅提升,预计 2017 年公司股基交易额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0.35%左右。”

对于公司年报中的信息披露过于简单以及相关业务发展等问题,记者先后数次致电、发函至公司董秘办,但是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收到公司的回应,本报记者将进一步关注。

分享到:

关键字:中航资本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