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走进扬州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近3米宽、8米长的高清大屏映入眼帘。在调度人员的操作下,小到输电杆塔周围环境的实时视频,大到扬州电网运行,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重要成果都在大屏上得以生动展示。
1月29日,国电南瑞(600406,股吧)总包承建的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工程成果先进、技术创新性强,对城市区域智能电网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扬州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继上海世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建成的国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项目,项目涵盖电力系统的发、输、变、配、用、调度各环节,是智能电网最新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的典范。
清洁能源友好接入
项目依托扬州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的厂房屋顶光伏,实现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微网控制及储能。“原来光伏发电是自发自用,现在则可以上网。”在扬州晶澳公司光伏电站控制室,工作人员这样介绍。该公司自建的1.1MW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配置了250kW×2h的储能系统,新建了一套10kV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及微网运行控制系统,提高了配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接纳能力。
项目首次研制了基于智能配网调度支撑平台的接入控制管理系统,实现了分布式电源优化控制及协同调度。项目实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联合运行,所发清洁电能经升压后接入10kV配电网,当公网无法供电时,光伏电站可作为后备电源接受配电自动化主站的调度,保证附近3个重要用电户的可靠供电。
项目在分布式电源并网/微网/储能联合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自愈型馈线自动化。项目具备分布式电源孤岛控制能力,按照电源预测容量,对供电范围以及负荷进行控制,同时考虑到检同期开关并网的便利性,使用检同期开关作为控制边界。
电网运行安全可控
输电环节,扬州综合示范工程建设了一套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并在110kV蒋开线等线路上共安装视频装置5套,微气象装置3套,全工况装置1套,状态监测代理装置3套。运行人员通过微气象装置,可以监测温度、湿度和气压等气象数据变化;通过全工况装置,可以监测导线弧垂、杆塔倾斜、绝缘子风偏、风速、风向角等数据变化;通过视频监控装置,可以实时监控线路通道周边状况,及时发现外力破坏隐患,保障输电线路设备安全运行和检修管理。
变电环节,项目建成了江苏省第一座110kV智能变电站—何桥变。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了一次设备测量、控制、保护、状态的综合监测。国电南瑞为该站提供了NS3000智能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一体化信息平台、视频监控、合并单元等多类核心产品,同时还承担了全站信息的系统集成。
配电环节,项目建设了满足配电自动化、配网生产抢修指挥、电能质量监测、线损实时统计分析等应用需求的配网调、配、控一体化系统。系统包括配电主站、配电终端、通信网络,安装了配电自动化终端180套,敷设光纤通信光缆530千米,覆盖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55条配电线路;安装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39套、覆盖150个监测点。系统具有完整的配网SCADA功能、自愈控制功能和智能分析等功能,满足清洁能源的接入要求;并通过信息交换总线与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能量系统、电能质量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其它业务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整合了营配一体的业务流程。
“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各相关监测系统提高了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试点区域内供电可靠率由2011年99.984%,提升到2012年的99.994%;电压合格率由2011年1至6月的99.907%升至2012年同期的99.943%。”扬州公司运维检修部的负责人这样介绍。
电能质量监测方面,项目通过集成在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中的电能质量监测管理模块实现了分布式数据的同步采集与实时传输,具备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监测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监测主站,监测主站再根据预定的功能完成所有数据的处理、储存和发布,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掌控,极大地提高了对电能质量的监测、管理及治理的能力,对于开发区电能质量的监管和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力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集成展示形象生动
2012年11月27日,扬州电网智能运行可视化平台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平台是国内首次研发出的集电网整体运行状态综合监控、供电企业经营情况分析监控、客户优质服务支撑,以及各业务系统交互模拟操作和智能电网成果宣传于一体的智能电网综合可视化应用平台。
宣传模拟展示区主要包括影片宣传和交互模拟两个环节。其中,交互模拟系统设计为可交互的3D模拟平台,虚拟再现扬州智能电网各环节建设场景,同时展示各子项的建设内容、技术原理和特色亮点。
集成应用区集中分析梳理了扬州配电自动化系统等12个系统的采集数据及信息,并结合各业务部门业务需求,构建电网数据模型,实现集成应用、综合分析、全程、全景、全维度可视。在此基础上,利用IEB2000信息交换总线,获取配电自动化等管理信息系统中相关运行和管理信息,梳理智能电网各环节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实现发、输、变、配、用各环节各系统的综合信息共享和实时动态展示。
抢修指挥高效及时
“9时33分,邗江区邗上街道一住户跳闸,客户反映小区表箱内开关发热。”1月20日,扬州供电公司配网生产抢修指挥中心值班员通过配电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接收到由95598发来的客户故障工单,并迅速将工单下发至邗江事故抢修班PDA(移动抢修终端)。
10时28分,故障排除,客户恢复供电,值班员再次通过平台对PDA传来的工作情况加以审核,并将信息反馈给95598客户服务中心。
配电生产抢修指挥平台通过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95598、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信息交互,能第一时间获得配网故障信息,精确定位配网故障点,实现了一体化的故障抢修管理、计划停电管理、现场抢修过程管理。
“配电生产抢修平台投入运行后,城市核心区故障抢修平均到达现场时间由20分钟缩短到13分钟,平均故障处理时间由1.2个小时缩短到50分钟左右。”国电南瑞配电/农电技术分公司副总工相咸政说。
用电有序节能高效
扬州示范工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实现电力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采集系统覆盖直供直管的五类电力用户和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通过系统主站定期采集的用电数据,以及远程控制手段,可为营销系统电费抄表、预购电等业务应用提供用电信息与技术手段。同时,通过系统主站为95598系统、调度系统等提供数据查询,满足其他系统的业务应用要求。
扬州综合示范工程选取运河印象智能小区及开发区21家大客户进行智能用能服务管理,利用安装在用户内部的信息采集终端,实时掌握用户用能特性,并建立了供电公司、园区管委会与客户的三方互动平台,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服务。
智慧城市大有可为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让生活更美好。智能电网结合最新电网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确保城市用电安全可靠、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网络通信能力、拉动城市相关产业发展以及丰富城市服务内涵等方面对城市智能化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驱动力。”国电南瑞配电/农电技术分公司总经理沈浩东说。
扬州综合示范工程集中体现了智能电网在智慧城市的实践:该项目建设一体化通信监控平台,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创新、覆盖全面的高速通信信息网络。基于通信信息网络,通过输变电线路在线监测、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自动化、智能园区等子项的建设,实现了对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关键环节的无盲点监测,实现了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速传输;通过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接入等电源侧技术实现了高渗透性清洁能源接入智能电网;通过智能小区、电动汽车等用电侧技术实现了用户与电网之间的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用电状况健康报告,指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扬州综合示范工程在为智慧城市提供能源基础供应平台的同时,也达到了“目标能实现、模式能复制、理念能推广”的目的,为智能电网综合性工程提供了样板,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推动智能电网和开发区市建设等具有重要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