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由我提交的《关于加快浙江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核准和建设的建议》(下称《建议》)刚刚得到了中组部和浙江省相关领导的肯定,并获得了60位全国人大代表的签字支持。”3月12日,在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绍兴全国人大代表车晓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传达了浙江特高压建设相关提案广获支持的喜讯。
众所周知,浙江省一次常规能源资源匮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多靠省外调入,由于电煤主要依靠外运,发电成本逐年提高,电煤资源短缺将影响到浙江省能源安全,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从浙江省内电源建设条件来看,浙江省规划大型厂址多为煤电、核电。一方面,核电装机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建核电站的审查和审批日益加强;另一方面,煤电装机的建设广受制约,规划建设规模逐步缩减,不适应总体资源的统筹发展。
“数据显示,2011年浙江全省最大电力缺口超过了500万千瓦。2012年全社会用电负荷再创新高,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2013年以来,浙江省经济稳中回升,电力供需矛盾更加凸显,预计远期年份浙江电力缺口将达到用电负荷的20%~30%。”车晓端代表在《建议》中提出,长期就地平衡为主的电力发展方式,不仅带来煤电运矛盾不断加剧,而且也使浙江电力供应保障难以为继。要从根本上保障浙江中长期和可持续的电力供应,迫切需要通过远距离大规模的输电,大幅增加浙江从我国西北部、西南部等全国能源基地受电能力。
车晓端介绍,“十二五”期间,浙江如能融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将有效增加从安徽、福建、四川、宁夏等区外受电能力。目前,宁东~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取得可研评审意见。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项目核准申请已报国家发改委,已具备核准条件。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和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当前迫切需要取得核准,尽快开工建设,这关系到浙江省“十二五”末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电力保障,也能促进福建、宁夏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车晓端建议将发展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纳入国家“十二五”电力规划和电网专项规划,实现各层级规划的紧密衔接,保障电网依法建设和施工。
“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提交提案建议,可以快捷传达浙江电网发展的真实诉求。”绍兴电力局负责人表示,在“两会”代表启程之前,该局主动对接并进行了专题汇报,主动有为的工作得到了全国“两会”代表的高度重视,为推动特高压在浙江的加速落地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