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5月21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2017年创新层初选名单,去年首届创新层企业有953家,今年有1329家企业入选,其中有323家原创新层公司被“踢出”,710家基础层公司入围。分层调整将在5月最后一个交易周的第一个交易日(5月31日)进行。
中国电池网统计发现,在电池行业,第六元素、贝特瑞、东方碳素、瑞能股份、联赢激光、新凌嘉、青木高新、丰江电池、科列技术、星和众工、富电绿能、纽米科技、艾能聚、奇才股份、方林科技、天劲股份、索尔科技、鼎能开源、麦克韦尔、安达科技、天力锂能等20多家企业入选。
按照《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分层方案》(以下简称《分层方案》),进入创新层的新三板企业须满足最近3个月内实际成交天数占可成交天数的比例不低于50%,或者挂牌以来(包括挂牌同时)完成过融资,并且符合公司治理、公司运营规范性等共同标准。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电池网,今年以来中小型电池企业对于登陆新三板的热情开始消退,“新三板制度红利就像是放在企业面前的一块蛋糕,真正能吃到的企业很少。”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桂浩明指出,新三板自创立以来,流动性一直不理想,因而饱受诟病。限于实际状况,一时间也不太可能采取很激进的方法来整体提高流动性。因此设立创新层,通过适当的制度倾斜来改善其流动性,就成为各界的普遍愿望。但是,实施分层改革这一年来,创新层并没有得到新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相关企业尽管被分到创新层,但并没有实际的“获得感”。由于一切基本照旧,因此成交活跃、再融资提速等,也就仅仅是愿景而无从落实。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挂牌公司感到在创新层中难以得到必要的支持,因此选择申请到主板或创业板上市,就这样离开新三板,当然也就离开创新层。
东北证券也表示,新三板创新层首次“洗牌”在即,完全相同的政策红利难以匹配高度分化的市场。对于分别从三项标准筛选出的创新层企业,如果简单地采取统一的标准,给予完全相同的政策红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将存在匹配性问题,无法满足这个高度分化的市场。现在新三板分层制度只划分基础层、创新层两层,还不足以完全达到和覆盖交易所级别的流动性更强、更集中的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