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此外,沧州明珠、天赐材料预计上半年净利有所增长,净利润增长上限分别为20%和15%。对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BOPA薄膜产品和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销量增加、电解液销量同比稳步增长,同时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
技术革新引领行业发展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近日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显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力争实现350Wh/kg,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kg;到2025年,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Wh/kg。“目前实现产业化的单体电芯能量密度一般不到200Wh/kg,产业界致力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郑丹丹称。
随着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实施,新能源车企所获补贴逐渐减少。业内人士指出,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占新能源乘用车全部生产成本的40%至60%。锂电池企业能否跟上政策退坡进程,降本增效是关键。
在降本增效方面,业界普遍看好具备技术、规模优势的企业。“主流电池制造商愈加重视新型电池及材料的研发,以期实现能量密度的持续提升。掌握电池产业链关键技术,引领行业革新,比一味参与价格战更有意义。未来低端落后产能将逐步被淘汰,致力于技术研发和降本增效的优质企业将受到青睐。”郑丹丹称。
广证恒生指出,看好具备“安全+高能”特点的锂电池材料公司前景。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要求隔膜具备抗穿刺、自关断、耐高温等多方面性能,而“湿法+涂覆”是达成这些性能要求的主流技术路线。目前中高端隔膜仍依赖进口,替代空间巨大。近年来隔膜行业并购事件频出,优质隔膜企业受到资本追捧,技术领先和资金雄厚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同时,动力电池需求量爆发式增长,刺激上游原料即锂、钴等矿盐供不应求,价格攀升,相关企业将长期受益。此外,具有政策支持和成本优势的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未来增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