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2016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排行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EVTank 发布时间:2017-06-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2017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总体产量达到16.2万吨,同比增长51.4%。其中LFP产量5.7万吨,NCM产量6.1万吨,LCO产量3.5万吨,LMO产量0.9万吨。

从不同类型材料的增长幅度来看,EVTank统计数据显示,NCM材料的同比增幅为96.8%,远高于LFP材料58.3%。研究报告中分析认为NCM材料增幅高于LFP材料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元电池在乘用车中的大量应用。

从材料价格来看,《2017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研究报告》中分析认为由于正极材料与金属高度挂钩,其价格受金属价格影响非常明显。2016年下半年开始,钴和锂等金属价格的上涨导致正极材料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尤其是2017年第一季度,钴金属价格的翻倍让LCO和NCM材料的价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尤其是LCO的价格短时间内已经翻倍,对3C类数码电池的成本影响明显。LFP和LMO的价格稳中有降,材料价格的变化导致目前单位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的价格基本接近。

在竞争格局分析部分,EVTank在研究报告中按照各正极材料企业产量对企业做了市场份额的排名。从三元材料企业来看,2016年长远锂科以12.05%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所有三元材料企业中排名第一,其次分别为当升科技、湖南杉杉和厦门钨业。

从钴酸锂(LCO)企业来看,厦门钨业以18.04%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所有的钴酸锂(LCO)企业中排名第一,其次为分别为天津巴莫、湖南杉杉和北大先行。

从磷酸铁锂(LFP)企业来看,比亚迪自产自用整体市场份额约为14.13%,而安达科技依托比亚迪,其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达到12.72%,其次分别为贝特瑞、北大先行。

从锰酸锂(LMO)企业来看,青岛乾运以25.0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分别为湖南杉杉、湖南瑞翔和河北强能。

在《2017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研究报告》中,对各家正极材料企业的主要客户、主要前驱体供应商、工艺流程、平均成本、平均价格,经营利润等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整个锂电池正极材料未来五年的发展作了预测和分析。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