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董明珠牵手银隆努力打通新能源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7-06-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央视《对话》栏目邀请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银隆新能源名誉董事长董明珠,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杉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巍、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等新能源领军企业、机构代表,、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能源变革背景下,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现实问题的思考。

储能是新能源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能源转型在今天已经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去重视,而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储能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但储能如今的发展迅速却受制于它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无法储存性,导致新能源的弃风、弃光现象在当下尤为严重。特别是对于我们都熟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样受制于储能电池的续航能力、安全性和经济性制约,导致它不能够被大面积的推广和释放。

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能不仅对常规电网具有调峰调频、增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水平,也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平滑波动、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和接入的重要手段。同时,它更是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智能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互联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5%的目标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被称为支撑能源变革“最后一公里”的储能技术,紧紧牵动着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话》现场,主持人陈伟鸿问董明珠“到底银隆的哪一点吸引了你?”董明珠表示,在格力的家电版图中,唯独欠缺一个重要技术——储能。加之,我国用电高峰负荷过大和弃风弃光的矛盾现象严峻,“要是家庭有一个储能设备,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董明珠认为储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方向,而银隆的银隆钛电池具备两个必须要与之合作的理由:第一,银隆钛的使用寿命长,具备30年循环使用寿命,第二,安全性能高,不起火不爆炸,这是对消费者和使用者的一个最基本的底线,同时契合了她作为一名企业家对于产品安全的高要求。

当被主持人问到:“银隆的储能产品有何优势和领先之处?”时,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表示,储能产品其实摆在屏幕上就是一个五角星,这五个角缺一不可。“从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能,充电时间,耐环境的高低温。银隆的技术起码四个角是圆满的,那么差一个能量密度。当然这个能量密度也不是说它没有进步,我拿一个电池给大家做一个比较。这个电池在五年前同样这个体积重量,它只有20安时,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做到还是这个体积,它做到40安时。40安时代表什么呢,就是能量密度也在提高,当然提高的同时已经解决了充电时间,安全问题,寿命和耐宽温。那么就像打一场球赛一样,我已经进了四个球,只差一个球,而且我这个球离球门越来越近。”

据悉,银隆钛目前具备6分钟快充放、耐宽温(-50℃~+60℃)、30年循环使用寿命、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等多种技术特性和优势。第四代银隆钛电池较第三代能量密度提升60%,成本下降40%。另外,银隆的氢钛动力总成研发成功,投入市场化应用与推广,潜力相当巨大。

董明珠牵手银隆被行业一致看好

在去年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失败后,12月董明珠宣布以个人名义出资入股珠海银隆。不仅如此,王健林、刘强东等业界大佬也支持董明珠,共同增资30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在今年的2月和3月董明珠又先后两次增持珠海银隆。由此董明珠对于投资银隆的信心和对新能源行业的坚持可见一斑。而董明珠和魏银仓均多次表示过格力和银隆双方在业务上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当被问及董明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入驻后对银隆的影响时,魏银仓用了天翻地覆来形容。

魏银仓表示企业的发展有个变化过程,银隆经历了三轮的股权融资和股东的变化。第一轮股东是以央企为背景的解决了第一轮的生死问题。第二个融资解决了企业的发展问题。第三轮就是董总、王健林、刘强东这些股东进来,给银隆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理念,是银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董明珠入股银隆不仅为银隆带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格力先进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生产的要求加速了银隆的成长和发展。

谈及中国汽车产业的品质问题,董明珠说:“中国不仅是银隆,汽车业存在粗制滥造的缺陷。”正因为如此,董明珠对于银隆造车的品质把控极其严苛,细节管理标准苛刻,检测要求严谨。她透露,为了品质与魏银仓“吵了一架”。

关于车的缝隙,她要求必须做到无缝对接,魏银仓则举例日本价值90万的车也无法做到,董明珠认为,以银隆的价格,能做到90万的品质,那就是银隆的水平!

谈及投资人追求完美,魏银仓表示银隆承受高压,尤其在产品质量上,“格力的管理手段,让我们真正领会到其对工业产品的完美性。”新能源商用车尤其是十几米的客车,作为一种工业产品,细节上很难与外国高端乘用车进行比较,可是董明珠却对银隆提出了严苛要求。董明珠强调,企业领袖必须以极致的眼光来要求自己的团队,除了全力以赴,别无他选。

近几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一直是大家关注焦点,而董明珠牵手银隆让新能源汽车和中国智造备受瞩目,对于双方的合作《对话》现场嘉宾大多给与了正面评价。

李俊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董小姐把银隆比喻为“沙子里的金子”,但是把有价值的东西培养成金子和钻石,才是最关键的。5年后看银隆的发展,做成了精品,董明珠才是真正的成功。

饶陆华(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总和格力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精密制造是世界闻名的,对银隆的市场开拓和生产管理、品牌形象和全面提升都有巨大的好处。

刘金成(惠州亿维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动力电池产业,是技术、资金和管理缺一不可,董总将这些结合了,还要加上良心,因为电池是良心产品。

柳崇禧(协鑫集团副总裁):他们两人的选择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董小姐想再造一个格力,一定要选择一个大的产业,那就是新能源产业。

储能作为能够推动未来工业变革的一个重要力量,也是支撑新能源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未来储能技术将会进入更多应用场景,这也对产业链上的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银隆表示愿意为推动储能发展分享技术和经验。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