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曾华淳:用“骨架”为氢燃料汽车储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重庆日报网 发布时间:2017-07-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未来车用能源中,氢燃料与电力将并存互补,共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7月15日,在首届中国-新加坡前沿科技创新大会暨中国-新加坡青年学者论坛上,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教授曾华淳分享了关于氢能应用的关键技术:氢能储存。

氢能的有效开发和利用,需要解决氢气的制取、储运和应用等问题,其中,氢能储存是关键。

“氢在通常条件下以气态形式存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是很好的储氢材料。”

曾华淳教授解释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是一种金属离子和络合物结合形成的骨架材料,过去,这种材料不够稳定,容易被分解。但经过技术攻关,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这也推动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是通过吸附的方式来储氢,由于它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即: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因此可以储存大量的氢。”曾华淳表示,目前,德国巴斯夫已经在利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代替高压罐储氢,今后,它还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他告诉记者,近几个月有研究发现,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还可以在沙漠中应用。“科学家发现,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能吸附空气中的少量水分,然后再运用转换机制,把这些水分转换出来,作为人们的饮用水,有望解决沙漠缺水的问题。”

不过,他表示,目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尚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进行广泛应用。他也正在致力于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研究。“现在中国也有不少院士专家在从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研究,期待今后能在这方面和中国专家有所合作。”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