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变动 动力电池企业如何改变自身策略

作者:李海涛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7-07-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眼下电动车已经成为了车市的热点,上牌优待、国家补贴等各种优势,使得车企都在积极把握这一风口。电动汽车的兴起,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动力电池这一核心部件。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占据着过半的市场份额,而其他的玩家,只能在夹缝中苟延残喘。

当然,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也是各有各的优势。比亚迪以动力电池为核心,构建出了整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终实现了业务外延。宁德时代更是以840亿元的估值成为业界黑马。另外,目前在动力电池行业排名第三的沃特玛电池,则是积极与上下游合作,组建了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既保证自己生产出来的电池有销量,也能与行业巨无霸们对抗。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了解,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的装机总量为2.39GWh,同比增幅达到26%,这也反映出:电动汽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这一数据,对于动力电池行业玩家来说是最直接的利好,但是行业参与者们想要脱颖而出,还需要多下点功夫。

例如眼下沃特玛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就成功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汽车电力供应体系,包括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汽车启动电源,以及别出心裁地研发出了极具市场前景的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已经成为市场上较具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

对于其他动力电池企业来说,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保持市场的竞争力。毕竟眼下大多数企业生产的动力电池对上游原材料的依赖度较高,一旦生产规模扩大,稀有金属短缺的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企业很容易受制于人。

目前很多动力电池玩家都认为应该从能量密度较高的三元锂电池为切入点,这一出发点虽然较好,但是要考虑到当下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初级阶段,动力电池产品想要实现大规模应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虽然牺牲了一部分性能,但是价格上也比三元锂电池更具优势,更利于产品的推广。

再者,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参与者想要入局难度较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另辟蹊径。具体来说,可以从新能源配件、装备制造、光伏发电微网储能甚至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平台等领域入手,构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额关系壁垒,来汇聚更多的产业链资源,为自身入局奠定基础。

眼下,随着新能源补贴的减少,动力电池企业也需要寻找更适合市场的发展道路。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