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产能不足倒逼车企自力更生 电芯生产仍依赖电池厂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7-07-20 浏览: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攀升,动力电池作为主要零部件重要性日益凸显,整车企业布局动力电池的步伐也随之加大。

7月13日,位于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新研发中心全面落成,这意味着宝马在华已拥有动力电池独立研发能力。记者了解到,今年内,华晨宝马的高压动力电池中心也将建成,为旗下之诺1E、BMW X1等插电式混动车型提供动力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车厂自行研发生产动力电池的脚步加快,但仍需与电池企业进行合作,车企仅负责电池包部分,完全独立发展的只是凤毛麟角。

对此,北汽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受电池电芯技术限制,未来5年,多数车企仍会以外部合作形式发展动力电池。

产能不足倒逼车企自力更生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接下来高压动力电池中心建成,华晨宝马今年内将拥有3.3万套/年的高压电池组生产能力。据了解,一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成本占比超40%,如此重要的核心零部件,进行布局的企业自然不止宝马一家。

7月初,戴姆勒与北汽集团签署新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发展奔驰品牌纯电动车产品,其中也包括建动力电池工厂;今年5月,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成立两家新合资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模块开发、生产和销售。

此外,记者了解到,吉利、北汽、力帆等车企也都在布局自己的动力电池项目。这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密切有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50万辆,今年预计将突破70万辆,市场快速扩大,对动力电池产能提出严峻考验。

产能不足倒逼车企自力更生 电芯生产仍依赖电池厂

“当前,动力电池产能虽不少,但优势产能欠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电池领域专家王成向记者表示。

对此,上述北汽内部人士也指出,目前的动力电池产能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车企投资动力电池厂有助于缓解产能不足。

不仅如此,拥有独立电池厂也有利于车企开发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电池工厂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整车的匹配性要求高,不同车型的电池,重量、形状、大小等都不同。也就是说,整车厂自行研发动力电池,能与新能源车实现开发联动,两者的匹配性也将变得更好。

此外,车企自行研发生产动力电池也能降低成本。据记者了解,这要比直接采购成品电池成本降低10%~15%。

电芯生产仍依赖电池厂

虽然已有不少车企开始自行研发生产动力电池,但并非能独立完成整个动力电池设计生产的所有环节。事实上,除了比亚迪能够完全自行研发生产动力电池外,多数整车企业仍需要与电池厂合作。

例如,华晨宝马的高压动力电池中心建成后,将主要负责高压电池包生产,电芯部分仍由宁德时代提供;戴姆勒和北汽未来虽要建电池厂,电芯同样需委托给专业电池厂生产。

对此,一家动力电池企业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动力电池主要由内部电芯和外部电池包共同组成,其中电芯技术涉及电化学,行业壁垒较深,整车企业对此领域的技术掌握并不成熟。

此外,电芯技术还处发展初期,不确定性较强,这也使得车企仍需要同电池厂合作。

上述北汽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对动力电池来说,电芯随着技术发展更新速度较快,目前主要使用磷酸铁锂电芯和三元锂电芯,未来有可能采用效率更高的石墨烯电芯,因此,考虑到投资风险,整车企业并不愿意过多在电芯上投入。

在该人士看来,为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车企自行布局动力电池的趋势将更明显,但考虑到电芯技术的特殊性,未来5年,整车企业仍将与电池厂合作,共同完成动力电池的开发与生产。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