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消息,2017年光伏发电装机的显著特点是分布式光伏提速,光伏电站趋缓。1-6月,光伏电站新增装机1700万千瓦左右,分布式光伏新增700万千瓦,为2016年同期新增规模的近3倍。2017年下半年,预计分布式光伏发电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新增装机预期超过700万千瓦。
分布式光伏无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那么近几年分布式发展到底如何?全国各省市对分布式光伏的支持力度又是怎样的?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一从装机量容量看
2014年,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年度新增建设规模中明确规定了2014年全年光伏新增备案总规模1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800万千瓦,光伏电站600万千瓦。但实际完成情况与国家能源局期望值相差甚远,没有一个省的分布式完成了年初的规模指标,仅有5个省份完成率超过50%,分别是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四川;11个省份完成率挂零。也许为了避免上述尴尬,2015年并未给出分布式具体的规模指标,只提出屋顶分布式和全部自发自用的地面分布式不设上限。对于地面电站和地面分布式电站的额度进行了大幅调增。只有甘肃一省,规模指标下降了50%,山西少量增加,内蒙、青海增加60%和70%,其他各省都增加100%以上。所以2015年分布式光伏装机比例仅有9.19%,为近几年最低。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7年分布式光伏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仅上半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就接近前三年的总和。那么,为何2017年分布式光伏能够快速的增长呢?这里小编总结了几大因素,仅供参考。
1、国家补贴政策保驾护航
国家补贴政策一直牵动着众人的心,最近根据新文件,2017年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仍将维持在0.42元/千瓦时不变!如此普大喜奔的好消息,不仅给光伏的支持者吃下一颗定心丸,更为2017年分布式光伏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除了国家补贴,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补贴政策。
2、清洁能源运用顺应潮流
近年来,传统能源不仅传出能源紧缺问题,更加由于其污染气体的排放引发环境问题而让人深恶痛绝。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势在必行,清洁能源正在逐渐取代传统能源的使用。太阳能身为清洁能源中的宠儿,由于其节能减排,取之不尽的特性深受喜爱。
3、光伏绿证制度
2017年2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宣布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体系,并试行向风电、光伏企业核发绿色电力证书。7月3日,光伏绿证首日上线,共成交12个,成交均价772.3元。截止7月3日,共有574人自愿认购858个绿证。绿证制度的建立加快了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
4、技术在进步,成本在下降
如今,同样3KW规模的民用屋顶光伏电站成本已经降低至3万元人民币以内,较2006年成本下降了50%。这得益于近几年来组件等光伏发电设备成本的降低,尤其是技术创新带来的降本增效,使高质优效的单晶组件得到大幅推广和应用。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为代表的单晶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变革、产能扩张推动了单晶产品平价化,进而改变了目前全球单、多晶硅产业的市场格局。大量高效单晶组件进入市场,使得光伏系统发电效率进一步提升,大大增加了投资收益,缩减了投资回收期。
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要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亿千瓦以上,重点发展地区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陕西、青海、宁夏。具体规模如下:
综合2020年光伏发电规模和2014-2016年各省光伏发电装机量可以看出,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东、宁夏是适宜建设分布式的地点。
二从补贴政策来看
截止2017年7月,全国有地方补贴的省份有14个,浙江、江苏、江西、广东、湖北、陕西、安徽、湖南、北京、河北、上海、山西、吉林、海南,具体补贴政策如下:
从各省的补贴额度来看,浙江0.1,吉林0.15,江西0.2,湖南0.2,河北0.2,北京0.3,上海工商企业用户0.25、学校用户0.55、个人及养老院等0.4。
从各市县区来看,在上海市2016年-2018年投产发电的新能源项目,尤学校用户拿到的补贴最高达0.97;温州永嘉县域范围内除民居外实施的装机容量达到50千瓦以上的光伏发电项目也可享受最高0.97元的补贴。此外,浙江省多个市县的补贴均可拿到0.82元的补贴,分别有余杭市、温州市、鹿城家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瑞安、乐清、文成、平阳、泰顺、南湖、平湖、金华市、永康。
综上,从分布式光伏补贴额度来看,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南、山西晋城、海南三亚是最适宜建设分布式的地点。
三商业模式
作为全球光伏产业领跑者,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趋势一直备受关注。分布式光伏由于具备灵活、易消纳、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近来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新风口。为了抢占分布式光伏应用市场,各地光伏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商业模式,到底可实行的商业模式有哪些?这里我们先来做一个探讨。
1、自建自用模式
即自有屋顶的单位或个人,自己投资拥有电站。资金来自银行小额贷款。收益主要来自节省的电费、多余电量上网、获得补贴。后期可自行管理,也可请能源服务公司管理维护。
难点在于既有建设资金又有积极性的业主少。
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即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管理、维护、运营。资金来自银行贷款或租赁融资。该模式下,能源公司可向用电户收取折扣电费,多余电量可上网,还能获得补贴,同时需要向建筑物业主支付租金和向银行偿还贷款利息。
难点在于选择优质项目、取得融资难。
3、网络众筹募集方式
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管理、维护、运营,但资金靠募集众多投资人资金取得投资回报或赎回。收益主要来自向用电户收取折扣电费,多余电量可上网,还能获得补贴,同时需要向建筑物业主支付租金和向银行偿还贷款利息。
难点在于政策不明朗,操作难度大。
4、“个人屋顶光伏电站租赁”模式
能源公司设计、融资、安装、监测一体化服务,资金主要依靠融资。能源公司的收益来自收取租赁费偿还本息,分享返现、税收补贴;终端用户可与能源公司签订采购合约,并支付租赁费分享收益。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将分布式光伏作为重点任务发展,十三五将继续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建成100个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园区内80%的新建建筑屋顶、50%的已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在分布式发展的道路上,各省市发展政策、补贴政策以及商业模式都是决定一个分布式光伏项目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希望此文对光伏人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