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Nature子刊综述:极端温度条件下的锂电池材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纳米人 发布时间:2017-07-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对能源储存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要求电池能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工作。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储能技术,虽然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却几乎只能在室温环境中工作。

这主要是因为,高温或低温,都将引起电池性能降低。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内部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浮动,从而引起爆炸等安全事故。

图1. 典型商业化锂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能量密度

 

有鉴于此,RiceUniversity的Pulickel M. Ajayan等人从锂离子电池的材料角度阐述了近年来极端温度条件下(<20℃或>60℃)的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图2. 典型电池材料的工作温度极限

 

一、正极材料

正极是锂离子和电子的中转中心,很容易发生相变。另一方面,在深度充电情况下,电极-电解质界面发生的副反应往往会使电极结构变得不稳定。

表1. 可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工作的正极材料

图2. 常见正极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

 

二、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的工作往往依赖于有效的异质结构钝化层,温度升高将使得钝化结构破坏,并引发副反应;而温度降低又将降低锂离子的透过性。

图3. 石墨负极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存在的挑战

三、电解质

低温条件下,电解质粘度增加,阻碍离子迁移和电极润湿性,降低比率性能;而且,导电性降低将引起电极周围锂离子的消耗。高温条件下,电解质容易发生化学变化,并和带电的电极发生反应。

表2. 可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工作的电解质

四、其他材料

除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材料之外,锂离子电池中还有一些辅助材料,譬如隔膜、粘结剂以及集流器等等。这些材料虽然几乎不具有电化学活性,很少被研究,但是,它们也是保障电池在极端条件下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Marco-TulioF. Rodrigues, Pulickel M. Ajayan et al. A materials perspective on Li-ionbatteries at extreme temperatures. Nature Energy 2017, 2, 17108.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