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锂电之父 J B Goodenough:一种新型安全电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材料人 发布时间:2017-07-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传统电池使用的是液态电解液以及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同过阳离子在固液界面通过循环性的迁移实现电化学储能。锂电池有机电解液的带隙窗口是 ,但是它的LUMO低于碱土金属并且易燃。如果电池负极的电压(费米能级)低于锂金属的费米能级(1.3 eV)就会在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SEI膜来防止电解液在负极放生还原反应。当高电压的锂离子电池的SEI膜中的锂来自于正极材料时会降低电池的容量。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移动设备的电源绝大部分使用的是碳负极,但是它的体积容量很低,并且正极的氧化物在工作电压高于4.3 V (vs. Li+/Li)时,材料的结构会变得不稳定。因此,需要一个昂贵的系统来管理复杂的电池充放电过程。人们尝试使用锂合金负极来提高电池的体积容量,但是失败了。金属钠由于价格低廉,并且易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钠电池的容量普遍低于锂电池,并不能达到目的。

【成果简介】

最近,来自于美国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的J B Goodenough 团队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a safe rechargeable battery”的文章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玻璃态固体电解质,室温下该电解质的的锂离子和钠离子的迁移率为10-2 S cm-1,并且能有效的抑制锂/钠枝晶的生长,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传统的液态电解液使得电池的安全性能受到威胁,但是本文的提出通过在电解质表面镀锂/钠层的方式提高全固态电池的性能。并且这种电池跟传统电池的区别是,没有了负极的脱嵌行为,而是在电解质作为反应中心提供反应的位置。

【图文导图】

图一:Li-S电池,电极材料循环前后对比

图二:电极镀层过程示意图,及理论解释

图三:钠电池循环性能

 

【小结】

这种在固体电解质表面镀锂/钠层的方法值得人们重新思考安全电池的发展方向。作者还提出,将传统的脱嵌式电极材料换成具有这种反应中心的低成本的电解质,能大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能。

原文链接: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a safe rechargeable batter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7, DOI: 10.1039/c6ee02888h)

分享到:

关键字:玻璃态固体电解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