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热发电,已被公认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朝阳产业。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的战略构想。2011年,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光热发电列为新能源鼓励类的第一项,也因此明确了光热发电产业在国家层面的地位。到2012年,形势更加明朗化。国家能源局在当年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15年,太阳能热发电装机100万千瓦,至2020年将达到300万千瓦。而反映到发电企业的行动上,从2010年开始,各大发电央企便已经开始了对全国光场资源的“跑马圈地”,并在去年就专门成立了光热发电部门,开始进行机构和人才储备。国家有关政策的强力支持和各大电力企业的积极参与,已经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光热发电的热潮。
据悉,此次投产的成都禅德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系统项目,一期总投资5亿元,分别从日本、德国、美国引进了当今全球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最先进生产设备。在建设团队的努力下,自2011年开工建设至今,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建成了我国首条具备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单线产能最大的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生产线。
“应该说,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是中海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海阳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海阳绿色能源梦的关键所在,更将对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薛黎明在投产仪式上表示。
让记者惊讶的是,尽管刚刚投产,但成都禅德的聚光热发电反射镜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据成都禅德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2013年成都禅德将向市场投放近20万平米的镜场设备,但仍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