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锂”想照进现实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原商报 发布时间:2013-06-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以来,来自大洋彼岸的“特斯拉旋风”再次搅动A股市场,带动上游产业,引发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相关概念股全线启动。
 
    2012年锂离子电池总体容量持续增长,电动车用锂电池需求增速最快。另外,目前国内电动车人均保有量、销售量低于海外市场,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A股市场上吹起特斯拉旋风,三大板块直接受益
 
    事件

    特斯拉破百元大关
 
    美股特斯拉近日突破百元大关,带动A股新能源板块上涨。特斯拉的强势表现,让敏感的资金嗅到了投资的机会。A股市场上,和其相关的概念股涨幅惊人。特斯拉首先给整个锂电池产业链带来了信心。据了解,锂电池产业链包括电池、上游锂矿、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回收等。
 
    根据特斯拉CEO穆思克的观点,未来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堪比保时捷。在6月4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穆思克表示,未来特斯拉电动车毛利润率有可能超过保时捷,而特斯拉设定的2013年毛利润率目标为25%。
 
    新闻延伸:
 
    实际上,特斯拉也把目光投向中国。日前,特斯拉负责人对外表示,特斯拉即将开启中国征程,旗下的首家销售店将落户北京,选址建店工作正在进行中。与此同时,特斯拉也在中国成立了正式的销售公司。据悉,特斯拉今年将新开25家专卖店,比2012年的13家提升一倍。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最显著的性能,是其充电装备。作为电动车的关键组成部分,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18650”锂电池。在充电方面,如果在充电站,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充到可行驶240公里的电量,在未来两年,这一速度还有望加倍。
 
    变化

    电动车锂电池需求增加
 
    A股市场上吹起特斯拉旋风,直接受益的有三大板块,分别是汽车、锂电池以及新能源其他产业。特斯拉旋风,直接拉动上游新能源电池的需求。
 
    近年来,虽然电动车锂电池占据锂电池业务的比例不算高,但是增速却是锂电领域里面最快的。数据显示,2012年锂离子电池总体容量持续增长,电动车用锂电池需求增速最快。锂离子电池需求主要分布于移动电子产品、电动车和储能这三个领域。去年,增长最快的是电动车的锂电池需求,达到3538mwh,需求量是2011年的2.6倍。
 
    反观国内锂电池行业,传统电子产品业务依然占据半壁江山。去年,消费电子需求占据锂电池下游80%份额。锂电池下游消费结构:主要用于手机、笔记本及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上。
 
    新闻延伸: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生产新能源汽车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241辆、混合动力汽车1311辆。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在2011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另外,对比国外市场,目前国内电动车人均保有量、销售量都不及西欧、日本等国家,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相关个股

    天齐锂业
 
    收购泰利森后,公司将由单纯的冶炼加工企业蜕变为世界范围内的集矿业和加工业为一体的产业巨头,且其盈利能力将主要来自矿山(泰利森)。在整体行业景气向上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尽享锂产业景气提升向公司盈利的转化,成为锂行业的首选投资标的;同时,泰利森因优质的资源禀赋、长期运营经验、74万吨生产规模占据锂行业绝对寡头地位,其控价能力及产能释放均有望超越预期。
 
    大东南
 
    大东南6月6日公告,全资子公司绿海新能源拟投资7.96亿元分两期建设“3亿Ah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2亿Ah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在6日大盘调整期间,该股一字涨停。资料显示,公司锂电池隔离膜销售市场广泛分布于河北、陕西、深圳、香港等地区,其中广东省约占全国的2/3 ,深圳占广东的3/4,约为全国的1/2。同时,公司随着隔离膜技术的进步和质量的提升,将逐渐涉及动力电池等高端领域。
 
    赣锋锂业
 
    赣锋锂业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厂商,产能650吨/年,实际产量约700吨/年,在全球生产份额中占比接近20%。2012年金属锂销售收入占公司销售收入的43.83%,营业利润占比超过50%,毛利率25.18%。公司最初产品为工业级金属锂,主要业务就是外购工业级碳酸锂生产工业级金属锂,后来通过自主研发,产品扩张到电池级金属锂等高技术含量深加工锂产品。
 
    亿纬锂能
 
    公司是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子公司亿维塞恩斯新能源瞄准“增程式”电动大巴车进行产业化研发,目前已有三台在惠州仲恺高新区示范运营。由于该股所具有的新能源概念,以及在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其股价在上市之后一直表现强势。该股在2009年高点后股价一路震荡下跌,但是其间受到市场主力资金对于新能源概念股的青睐,多次出现强势上涨走势。
分享到:

关键字: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