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路透社今天撰文称,虽然可穿戴设备具有广阔的前景,甚至有望再现智能手机的辉煌,但电池技术的裹足不前,已经成为制约这一市场的关键因素。
以下为文章全文:
可穿戴设备的崛起,有可能推翻苹果和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要全面推进这一趋势,必须要借助能够长时间续航的电池。
从监控物理活动和睡眠情况的腕带,到内置芯片的服装和能上网的眼镜,可穿戴设备或许将开启科技行业的又一次转型,一如智能手机脱胎于PC一般。
这场变革也将看似毫无魅力可言的电池推上了舞台的中央。
“所有的可穿戴设备都受到电池技术的制约,这不是计算能力的问题。”美国运动外设厂商Jawbone CEO侯赛因·拉赫曼(Hosain Rahman)在周一的路透全球科技峰会上说。
虽然电池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相对缓慢,但一些可穿戴技术领域的先锋人物却期待着能在未来几年实现突破。
“今后五年,远程充电这样的技术将会推动行业的发展,因为这些技术可以摆脱对电池的依赖。但现在最大的挑战还是要生产出足够小的电池为你服务。”3D智能研究制造商Atheer Labs CEO索莱曼·伊塔尼(Soulaiman Itani)说。
伊塔尼认为,可穿戴计算目前所处的阶段,与2000年代中期的智能手机革命的发展初期相似。“当时是Palm的舞台,你需要等待iPhone诞生。”他指的是先于iPhone诞生的Palm Pilots,那款手机当年获得了不俗的评价,但在iPhone 2007年发布后,却显得十分落伍。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调查,大约5%的美国成年网民拥有可以监控运动或睡眠状态的可穿戴设备。在被问及最渴望的设备时,29%的受访者喜欢能夹在衣服上的产品,戴在手腕上的设备以28%紧随其后,喜欢智能眼镜的受访者仅为12%。
谷歌已经开始测试售价1500美元的谷歌眼镜,在镜框上内置了一个邮票大小的显示屏。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也在开发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曾经表示,可穿戴电脑领域的探索时机已经成熟。但在上月的D11科技大会上,他却对该公司是否在开发智能手表不置可否。
谷歌和苹果公司拥有当今最热门的两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因此完全有可能借助庞大的用户群和数十万的应用软件推动可穿戴市场的发展,并对其加以控制。
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在苹果公司推出相应的产品前,可穿戴市场不会真正腾飞。他们预计,苹果公司将会推出一款一流的设备,并展开声势浩大的推广,从而再现智能手机的辉煌,把可穿戴设备打造成不必可少的消费电子产品。
“如果苹果进军该市场,就将推动其高速发展。”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萨拉·路特曼·艾普斯(Sarah Rotman Epps)说,“苹果公司善于创造市场,他们的任何设备都能实现数千万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