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治理大气污染离不开新能源汽车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2013-06-22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其中第九条就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城市大气污染,出现对人身体有害的阴霾天气,汽车尾气排放有着一定的“贡献”,因此,治理大气从一定角度来讲也要重点治理汽车尾气,最好的结果当然就是零排放。
 
    要做到零排放或者排放量极低,无论是目前还是未来,必由之路就只有新能源汽车,尽管目前的新能源量产车还只局限在混动与少量的电动,但排放绝对为零的新能源车一定还是未来汽车研发与制造的重要方向。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快速迈入汽车时代,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日益拥堵不堪的交通,以及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大面积遭受的雾霾侵害,给环保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口号也喊了很多年,但一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全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也是捉襟见肘。今年的两会期间,治理大气污染、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成为汽车界代表、委员们最关注的话题。现在国务院又着重要治理大气污染,这将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到来。然而前景很诱人,困难依然不少。
 
    目前由于技术原因,原本受冷落的混动又开始变热,而一直被认为是发展方向的纯电动热似乎有所降温,但不管技术瓶颈如何,真正想做到无排放,纯电动依然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技术的发展一直没有止步,以色列Better Place公司的破产宣布电动车换电模式失败,但是以比亚迪为首的车企对充电式电动车的研发却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纯电动,还有太阳能、氢动力,不管怎样,零排放才是汽车工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分享到:

关键字:大气污染 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