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纳米中心合成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3-06-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双光子荧光成像技术具有近红外激发、避免光毒作用和光漂白、自发荧光干扰弱及较深的组织穿透深度等优点,在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中受到极大关注。开发具有高双光子吸收截面、生物相溶性好的材料作为双光子荧光探针,是活细胞和深层组织成像研究领域的关键和热点。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宫建茹研究组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N,N-二甲基甲酰胺作氮源,合成了氮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N-GQD)。该N-GQD纳米材料在近红外飞秒激光激发下发出很强的荧光,双光子吸收截面高达48000GM,远远超过了有机染料分子,为碳材料中所报道的最高值,与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相当。N-GQD显著的量子效应、刚性的π-π共轭结构都使其具有较强的双光子吸收。同时,掺杂的氮以烷基氨的形式键联到N-GQD的芳香环上,烷基氨的强供电子效应使N-GQD的双光子吸收进一步增强。N-GQD在组织模型中的双光子成像研究表明其组织穿透深度可达到1800微米,突破了传统双光子荧光成像深度的极限。此外,N-GQD在水、磷酸盐缓冲液和细胞培养基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几乎没有细胞毒性,不易发生光漂白,显示了其在长时间活体生物组织成像及相关应用,如生物组织结构的观察、疾病的诊断等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以上工作发表在Nano Lett.(2013, 13, 2436-2441)。  
 
  该组最近的相关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dv. Mater.(2013, DOI: 10.1002/adma.201301207),Nano Lett.(2012, 12, 4584),J. Am. Chem. Soc. (2011, 133, 10878)。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科技部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关键字:纳米 中心 石墨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