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全国已建公共充电桩逾十七万个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7-08-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电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也加快了脚步。记者从近日举办的2017(合肥)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50.7万辆,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稳步增长。

过去几年,我国公共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远达不到预期,充电桩对不少企业或者资本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投入成本高、投入时间长,想要在短期内实现回报很难。再加上土地资源、地方保护等问题,想进入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并不容易。因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城市,其充电桩数量与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比例严重失衡。

自2015年起,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17.1万个。其中,城际高速快充站加快建设,已形成“六纵六横两环”格局。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区域完成充电1.45万车次,充电量达12.3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15%,为新能源汽车城际出行提供了便利。在私人充电桩领域,随着电动乘用车的推广应用和小区充电设施政策的细化,居民专用充电桩的建设矛盾有所缓解,整车销售企业配送专用桩的安装比例达87.7%。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建立城市级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平台。国家电网、普天新能源、特来电、万帮等企业也建立了企业级监控平台。国家及地方行业协会已陆续成立,并发挥积极作用。

但快速发展无法掩盖行业存在的问题。“充电设施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包括建设用地、报批、产权、运营补贴标准等,这也是行业未来要解决的。”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吴辉坦言。

星星充电是我国日均充电量第一的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该公司董事长邵丹薇表示,星星充电发现我国充电设施建设主要有两大瓶颈,一是“场地难”,二是“盈利难”。为了破题,星星充电在业内率先利用互联网思维发起“众筹建桩”活动,快速解决了充电设施建设中常见的“场地难”问题,并率先提出“工作地、目的地、居住地”等三模式一平台的整体建设理念。同时,星星充电围绕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完整搭建了上下游产业链,通过星星充电APP+城市智能充电监控平台整合全国所有各充电桩运营群体,为其提供统一支付、交易管理、运营维护,并向最终用户提供快捷搜索、在线支付、车联网等服务,实现了充电设施板块的全面盈利。(来源:中国经济网;作者:王轶辰)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