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城区内充电桩群数量少
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北京已建成高安屯、北土城、航天桥、马家楼4座大中型充换电站和15个充电桩群。
记者在百度地图上看到,北四环外的充电桩群较为集中,其余则分散在京城西部及东南部地区,位置较为隐蔽。
尽管北京已建设了不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尚未大规模推广,一些充换电站从未投入使用。
声音
有条件的地方都建充电桩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充电模式对汽车电池与电网都有利,应大力做好停车位慢充充电桩建设的调研、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好快充充电站的建设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推进。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目前北京还不具备在城区内大量建设充电站的条件,应该调动社会力量,真正做到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建充电桩。例如,街头的小便利店、餐馆等,凡是有条件的都去建一个充电桩。
瓶颈
充电桩遭遇建设难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社会单位和个人“有心”建设充电桩,但目前安装充电桩需协调的问题众多,这让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遇到了瓶颈。
一家位于酒仙桥的新开业商场地下停车场内,专门设置了“环保车专用”停车位,但记者发现,这些规划中的车位尚未安装充电桩。
希望参与宝马纯电动汽车体验项目的刘女士在填写申请表格时发现,由于她所居住的小区内没有固定的地下停车位,因此不具备申请资格。
国家电网北京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前电网业务中并没有将电动汽车规划在内,所以当前已建住宅小区的停车场都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
据悉,在已建成的停车场安装充电桩,最大的投入成本是在停车场附近铺设电源。
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情况则更为复杂。按照目前北京的标准,每5万平方米、500户居民配一个配电室,每户居民有6kW的用电容量和两个变压器。如果要新增电动汽车充电,则需要适当扩充用电容量,也有可能需要加装变压器。
此外,安装充电桩还需要协调物业、消防等部门。如果上述任一环节没有打通,都将导致充电桩安装不成。
规划
充电半径定为5公里
尽管在建设环节尚有不少问题待解决,但政府已计划在2014年内将充电桩的建设半径缩小至5公里范围内。
根据计划,2013年年内,北京市将在经过筛选的12个高科技园区内安装充电桩,随后还将推广至公共场所、大型小区、4S店周边、电力公司网点以及租车公司附近等地。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新能源与新材料处处长许心超透露,未来任意园区只要安装充电桩数量达到10个以上,相关建设费用将由政府承担。2014年年内,北京市将完成5公里半径的充电桩建设;至2015年,北京市内将完成20个主要园区的进驻建设,形成“300+30”个充电桩的覆盖。
如何将充电桩建设规划结合到建设的实际情况中来,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交通密度、服务半径、路网规划、电网发展,还要结合周边环境、通道地利用,将充电站本身与周边建筑的整体合一性等方面情况加以考虑,考虑如何提高充电站的利用率等问题,涉及城市的通盘规划。
而在充电设施建设未完善之前,徐和谊认为,充电难是阻碍纯电动车推广的最大问题。
相关新闻
上海鼓励电动车主自建充电桩
根据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等七部门制订的《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下称“办法”),鼓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到电动汽车用户所在单位建设充电设施,私人用户在住宅小区有固定停车位的,小区物业、业委会应支持、配合建设充电桩,同时私人用户也可以通过自建、委托代建等方式建设自用交流电充电桩。
对于用户充换电的用电费用和服务费用,“办法”称,自用充电设施的用电费用将按照上海市居民电价收费,专用、公用充换电设施的用电费用参照上海市工商业电价收费。同时,在示范期内(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自建自用、自建专用的充换电设施免收服务费用。
此外,用户在购车时,可向汽车经销商提出1至2个公共区域充电设施建设地点建议,汽车经销商应定期向交通和道路主管部门反馈建设需求,上海市能源主管部门应会同交通、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在编制区域充电设施发展规划时综合考虑。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