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Imec在4cm2钙钛矿/硅叠层组件上实现23.9%的转化效率

作者:陈兆毓译 来源:光伏們 发布时间:2017-08-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Imec研发出的这款钙钛矿/硅叠层组件转化效率为23.9%,标志着钙钛矿电池技术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改进后达到了新的高度。

2016年,Imec与欧洲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联盟Solliance合作,首次将半透明钙钛矿组件叠加在交叉反向接触(IBC)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顶部,从而在开孔面积100px2的组件上实现了20.2%的转化效率。现在,Imec把这种尺寸组件的最高转化效率提高到了23.9%。

Imec薄膜组组长兼Solliance钙钛矿项目经理Tom Aernouts解释道:“对于提高钙钛矿电池效率,两方面创新至关重要。一是使用了不同的钙钛矿材料,从而将组件的稳定度和效率提高到了15.3%。二是优化堆栈结构,在组件表面增加抗反射层,并在硅电池和钙钛矿组件之间加入与折射系数相匹配的液体,从而使光损耗最小化。”

这种电池结构转化效率有望达到30%,但是迄今为止大部分研发结果都只是尺寸很小的电池—今年4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科学家在一个4.5px2的电池串列上实现了26.4%的转化效率。

Imec使用更大尺寸的电池标志着钙钛矿技术在通往商业应用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尽管如此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研究团队可在更小的钙钛矿电池上实现更高效率。Aernouts继续说道:“Imec最新研发的尺寸使钙钛矿电池制造工艺对太阳能行业更具魅力。我们也曾把3.25px2的小型钙钛矿电池叠加在100px2的IBC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之上,虽然从生产角度这种做法不是很经济,但这种结构的转化效率却可高达25.3%。”

分享到:

关键字:Imec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