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一城一厂模式 比亚迪押注新能源汽车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3-07-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有人开业就有人倒闭,特斯拉还是CODA?新能源汽车之路该往哪里走,恐怕是王传福眼前最想解开的迷局。
 
    进入5月,来自大洋彼岸的“特斯拉效应”引发了一场A股新能源炒作的飓风。截至5月15日,半月内多只个股借助特斯拉效应累计涨幅超过20%,其中比亚迪(002594.SZ)格外受益(此间涨幅49.49%)。
 
    与此同时,“国务院副总理汪洋13日在京会见巴菲特”、“比亚迪电的e6登陆香港”等一系列业界焦点同样在资本市场上为比亚迪推波助澜。
 
    连续一个月飙升,股价涨幅达到83%。与资本市场上一时风光无限相呼应的是:5月以来,比亚迪高层也正在为电动汽车事业频繁奔走。在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实现漂亮逆转之后,比亚迪已经开始把企业发展重心朝新能源板块倾斜。
 
    “从长远来说我们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前景比IT等其他业务要光明得多。”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表示。
 
    尽管直至目前电动汽车(e6和k9)实际营收仅占比亚迪2012年总营收的3%左右,但是王传福认定:2013年将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拐点。
 
    押注新能源 
 
    继比亚迪三大业务板块全线进入萧条期以后,王传福不得不把公司未来的赌注押在新能源汽车事业上。 
 
    2006年凭借传统车型F3的热销,比亚迪汽车业务进入后面三年的高速发展期。2007至2009年期间,比亚迪汽车板块以高达9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成长,三年时间传统汽车销量从8万辆增长至45万辆。2008年4月,比亚迪纯电动汽车e6完成首次亮相。
 
    经历过前面三年的风光,比亚迪汽车板块从2010年开始转冷,后面连续三年汽车业务增幅几近停滞。
 
    “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持续的稳定增长期,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很难再出现高速增长。”西南证券分析师刘峰表示,受制于国内汽车市场发展放缓的趋势,比亚迪汽车业务很难再重现当年的风光。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的兴起,传统功能手机厂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迅速衰落。作为手机代工业务主要服务商,比亚迪的另两块传统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和二次充电电池业务的营收与利润率都出现下滑。
 
    比亚迪2012年的营业数据暴露出传统业务的萎缩,全年比亚迪营收468亿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仅8000多万,同比下降94%以上。然而,这些数据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逆转之后,比亚迪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更是名利双收。这些几乎都离不开新能源汽车概念。
 
    一城一厂模式 
 
    投资换市场已成为比亚迪为新能源汽车事业搭桥铺路最得心应手,也是最无奈的手段。
 
    5月初,王传福频频飞抵北京、上海、广州各地,向当地政府高层推销公交系统电动车方案。在这之前,比亚迪成功牵手天津和云南,在两地通过投资建厂推广电动汽车。 
 
    继成功进入深圳、西安、韶关、长沙后,比亚迪在国内6个城市都已经成立资公司,或者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此时,王传福已经把目光瞄准“北、上、广”三地。
 
    2012年7月29日,比亚迪宣布与天津公交集团合资组建天津市比亚迪汽车公司,项目规划产能1万辆,预期总投资20亿元,一期投资额10亿元。
 
    2013年3月,天津市比亚迪汽车公司正式成立,项目落户武清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天津生产基地也成为除长沙以外的比亚迪第二个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此外,比亚迪在西安、长沙、深圳均已建有乘用车生产基地。 
 
    作为“天津模式”的延伸,随后比亚迪在云南也开始着手进行新能源体系的区域化推广。4月,比亚迪与云南投资控股集团签约组建合资公司,拟在云南建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推广新能源汽车。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是一个高度依赖政策扶持的产业,地方政府对于这一新事物的态度几乎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全部内容。
 
    比亚迪“异地投资建厂”模式被看作是获得目标城市政府支持,以及该城市公交市场资源的最直接手段。
 
   “地方保护害死人!”谈及异地投资建厂模式,比亚迪汽车销售负责人李云飞这样抱怨。
 
    即使比亚迪的这种模式进行得顺风顺水,但其付出的代价与收获的市场回报之间明显不成正比。
 
   “通过投资建厂获得外地城市公交市场的进入许可,这种买卖很难做到稳赚不赔。”国内某客车企业销售负责人认为,电动大客车生产基地项目动辄数十亿元的投资金额,即使“财大气粗”的比亚迪,也很难长期承受“一城一厂”模式所产生的巨额成本。
 
    比亚迪投入巨资换来的仅仅是当地市场准入机会,这个机会能够带来多大市场份额仍是未知数。
 
    2012年5月,长沙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及乘用车生产基地正式投产,生产纯电动大巴K9设计年产能为1500台。据比亚迪绿色公交事业部内部人士透露,直至目前比亚迪在长沙实际运营的K9纯电动大巴数量仅60多台。
 
    而据天津巴士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天津市现在保有的纯电动大巴数量总共为42台,其中比亚迪K9数量仅为2台。另外包括:青年、宇通、安凯、申沃等四个品牌各自10台纯电动客车。
 
    目前除深圳、合肥等极少数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千辆以外,国内包括原先“十城千辆”25个示范城市在内的绝大多数城市已投或规划新能源客车保有量都在百辆以下水平。比亚迪不得不面临投巨资建厂换来冷清市场的尴尬。
 
    有消息称,比亚迪与广州市方面的商讨已经接近尾声,有望于近期正式签约。王传福和公司其他高管现在正集中精力与上海、北京市政府主要部门商讨,力求在今年年内进入“北上广”市场。
 
    私人消费市场待解
 
    “从目前市场成熟度来看,公交先行的难度小一点,私家车难度大一点。”王传福认为,政府在公交领域所具备的话语权,以及公交车特有的城市区域性特点,都利于实现城市公交全面电动化。这将给比亚迪纯电动汽车事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据了解,在公共交通领域,全国出租车保有量为120万台,公交车为50万台。到目前为止,比亚迪仍然仅以纯电动轿车e6和纯电动客车K9两款产品作为主打,正是为了在全国公共交通领域挣取足够多的市场份额。
 
    “深圳市出租车未来三到五年内就会被全部替换掉,公交车未来几年也将会大批量换成电动车。”王传福表示,深圳市的公交系统电动化节奏已经开始带动诸如天津、昆明等其他城市。为此,比亚迪方面已经为2013年纯电动汽车制定了可观的销售目标。
 
    据比亚迪绿色公交事业部市场部负责人王瑷珲透露,2013年比亚迪纯电动汽车e6销售目标为6000辆,纯电动客车K9预计2000辆。这一目标收入几乎占据了比亚迪公司2012年总营收的15%。
 
    除了公共交通市场,纯电动轿车在国内私人消费市场短期内难成气候,比亚迪显然也不愿意等待,因为这是王传福唯一能够重塑自主品牌汽车的希望。比亚迪也正在用自己的办法去撬动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王传福公开表示, 比亚迪最新一款双模(DM)混动轿车“秦”将于2013年6月份上市,直接面对私人市场,计划年销售1~2万辆。
 
    DM概念为比亚迪首创,撇开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比亚迪将油和电两套系统直接分拆开来。
 
    首款F3DM上市已经过去5年,王传福似乎更确信这款“不伦不类”的双模概念汽车能够敲响私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门。
 
    比亚迪首款DM车型F3DM售价15~17万元,业内人士估计比亚迪新款DM车型“秦”的价格至少在20万元以上。
 
    双模混动汽车“秦”直接面向私人消费市场,不得不面临大量同等价位传统燃油车型的激烈竞争。除此之外,丰田经典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2013年也通过一汽丰田公司成功实现国产,一汽丰田普锐斯报价19万元~30万元。而这也为“秦”的市场表现带来更多不确定。
分享到:

关键字:一城 一厂 比亚迪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