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隔膜市场困局 动力锂电池泡沫风险加大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3-07-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原文标题:动力锂电池泡沫风险加大大东南(6.78,0.12,1.80%)抢滩锂电池预警”

  “现在或许是投资动力锂电池最好的时候,但并不意味着产业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在某锂电产业研究所分析师看来,今年第一季度多只锂电池概念股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比亚迪(35.67,-0.01,-0.03%)股价更是在一个月内飙升近80%。

  这些都让投资者看到了锂电行业在未来的巨大前景。一些主营业务与锂电池并不相关的企业开始蜂拥进入这个已经充满泡沫的产业。因为受制于技术路线不确定、终端应用市场需求低于预期以及关键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动力锂电池行业在过去几年并没有出现预期繁荣。

  2013年6月5日,大东南(002263.SZ)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绿海新能源公司晚拟投资7.96亿元分两期建设“年产3亿Ah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距离公司“年产6000万平方米锂电池离子隔离膜项目”宣布两条干法线试生产不到半年时间。

  “市场从来都不以人的意志为导向,只会接受成熟的产品和服务。”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高级分析师认为,大东南此次大手笔投资动力锂电池项目,尽管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间点,但行业一直存在的需求不确定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隔膜市场困局

  大东南主营业务为塑料薄膜、塑料包装制品,已经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但由于业绩下滑,公司近年来也在寻求产业转型升级。

  2011年启动亿元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2012年9月大东南专门设立了浙江大东南锂电池隔膜研究院,并与中科院联合建立了高性能高分子膜联合实验室,重点研发电池隔膜和高性能聚合物新材料。

  “大东南的锂电池隔膜生产线预计会在今年6、7月开始量产。”宁波大东南万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剑鹏向记者透露。然而根据大东南2012年年报披露,公司年产6 0 0 0万平方米锂电池离子隔离膜项目截至2012年末,投资进度仅完成了36.05%,募投项目并未达预期收益。

  就在大东南的隔膜项目处于前期投入阶段,中国隔膜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 0 1 2年末,国产隔膜市场规模达到10.10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3.50亿元,增幅高达53%。2010年我国国产隔膜市场规模仅4.20亿元,近两年时间我国国产隔膜市场规模超过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7%,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表1)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掩盖不了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和低价竞争的乱象。

  “整个隔膜行业对整个下游市场的估计和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佛山金辉高科总经理蔡朝辉告诉《高工锂电》记者,国外锂电隔膜供应商,包括日本、韩国、和美国,扩产以后现在确实也是开不足机,也是在降价。

  事实上,大部分隔膜厂商对动力电池市场的预计过于乐观,但其进展远远没有规划的那么好,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预计的量能够实现,不光中国,包括美国、日本、韩国都是如此,这对无论是新进入者还是原有的隔膜厂商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大东南看中的正是锂电池隔膜当前所呈现的发展态势。”深圳一家隔膜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隔膜领域核心技术被美、日等少数国家的企业掌握,目前国内在高端隔膜领域还没有真正做得好的企业。

  与此同时,随着隔膜产业的竞争的不断加剧,隔膜的价格也进一步下降,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GBII预计2015年隔膜平均价格将只有4.6元/平米,相比2011年,下降38%。其中2012、2013年价格降幅较大,主要原因是短期需求增长有限,而新增产能投放较多。(表2)尚未实现量产的大东南,在未来将会面临更加残酷的低价竞争考验。“我们预计未来五年内干法隔膜生产商的利润率将从2012年的19%降至2016年的10%;而湿法隔膜生产商的利润率则由2012年的30%回落至2016年的13%。”某锂电产业研究所高级分析师认为,隔膜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低端循环、良品率不高三个关键因素。

   动力锂电池泡沫风险

  “主营业务营收的下降,让大东南不得不寻求转型。”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透露,大东南转投动力锂电池项目有转移市场和股民视线的嫌疑。值得注意的是,大东南的动力锂电池项目满负荷运行建设期为3年,第1年无产出,第2年产能为设计能力的30%,第3年产能达到70%,第4年开始达产,即年产3亿Ah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完全达产后,公司每年新增销售收入25.50亿元、新增年利润总额3.93亿元,净利润2.95亿元。

  大东南表示,本次投资项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及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公司上下游产业的衔接,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但值得一提的是,大东南2011年定增的产6000万平方米锂电池离子隔离膜项目目前刚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还未达到预期量产状态。公司去年实现营收8.09亿元,净利润亏损5553.91万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935.68万元。

  此外,动力电池的最大市场终端电动汽车市场,完全依赖政府主导的现实却一直没有得到突破。

  中央政府对2015年的目标定在50万辆,部委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以配合,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动力锂电池项目。但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大部分都在公共领域推广,私人领域消费缺失,下游需求不足,动力锂电池产能过剩。

  “在政府进行招商引资的时候,企业雄心勃勃,在假设最理想状态基础上设计项目的投资额和产能,以厂房占地为目的。在项目实施后,新能源汽车发展景气低迷,企业入不敷出,经营困难,目标难以实现。”国内一家电动汽车租赁项目分责人告诉记者,实力强劲的企业可以烧钱拉长项目建设周期存活下来,实力较差的企业将会破产或者易主。

  于2009年开工建设动力锂电池项目的江西科慧,2010年9月一期建成,可是好景不长,动力锂电池的繁荣期没有到来,企业已经易主,投资额和产能的目标能否符合预期值得怀疑。

  动力锂电池的投资额度一般都比较大,目标定位比较高,规划厂房占地大,但是,现在已经建成的生长线比较少。根据高工锂电池产业研究所(GBII)的调查统计,动力锂电池整体的产能利用率大约只有30%。很多企业的厂房建设慢,设备不多,运转的设备占比例更加少。

  “中国动力锂电池的发展研究起步晚,发展程度低。动力锂电池具有技术互相抄袭,产品相互模仿的问题。技术积累的程度不深,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清晰,很多企业被市场牵着走。”一位中游电芯企业负责人认为,中国真正把动力锂电池当做一项长远的事业来做的企业太少。

  “很多动力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主营业务不是汽车用电池,只是打着名号去圈地。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加快电动自行车、储能等业务,电动汽车锂电池反而成为其他收入。”该负责人说。

  作为动力锂电池最大的应用终端,电动汽车的市场也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发展在中国各地的发展很不均衡,主要是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长春、合肥等发达城市的财政收入多,公共交通和政府用车较多,在公共领域推广的市场大。
  另外,大城市有能力出台地方性的补贴政策以及建立起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配套设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中小城市出台的补贴措施小,没有建立充电站等配套设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动力不足。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领域集中在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缺失严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试点补贴开始后我国推广示范电动汽车数量共为27432辆,其中进入公共领域的车辆为23032辆,占总销售量的比例达到83.96%,私人购车数量为4400辆,占比只有16.04%。

  上海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不仅获得政府的补贴,还可以免费获得高达9万元的车牌,新能源汽车相对传统汽车的吸引力最大,私人消费情况相对比较好。深圳、广州等地虽然也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政策,但是私人销售市场发展缓慢,市民的接受程度低。

  “电动汽车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大东南投资动力锂电池领域的风险。”某锂电研究所分析师说。

  (文章来源:高工锂电,作者:游保平)
 

分享到:

关键字:隔膜 市场 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