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专家披露 :未来电网数据将入“云”端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13-07-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酷暑来袭,申城频创用电高峰。近日,浦东金桥地区停电,约700户居民受到影响,而6月初,静安、黄浦等多个中心城区也曾遭遇大范围停电。一场探讨未来电网发展的技术研讨会日前在张江召开,科学家在会上分享了一项工业互联网技术,它将把未来电网带入“云”端,电网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会更加智能,大停电、偷电等疾病的“先兆”一目了然。
 
  用电需求剧增
 
  据预计,到2030年,仅亚洲的用电需求就将翻番。
 
  现在,传统的电网都是单向的:发电厂集中在一个地方,然后集中输送给用户。尤其是在我国,能源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长距离输电还会出现损耗,而且容易造成设备的老化,出现停电的现象。因此,为了应对损耗,我们国家提倡超高压工程。国家电网直流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袁清云高级工程师透露,到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将累计建成特高压直流工程预计将达20项,换流容量3.2亿千瓦,累计建成直流线路3.7万公里。
 
  激活“沉睡”数据
 
  在研讨会上,电网技术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电网智能化是减少大停电等事故的方法。GE中国研发中心电气研发技术总监康鹏举表示,未来电网将随着海量的大数据进入“云”端。他分享了一项目前正在开发的工业互联网技术,一个软件平台将把每个独立的用电个体连接起来,整合来自不同系统和设备的数据,包括目前的电网管理系统、智能电表或者其他智能电网设备、传感器、天气预报甚至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息,从而监测和预测电网故障和设备寿命。“比如,可以利用谷歌地图分析植被信息,电网架设过程中避开可能会给电网电缆线造成潜在威胁的大树等。一旦设备发生事故,‘云’端的智能软件可以帮检修人员迅速定位。”
 
  专家透露,电力系统每天都收集了海量的信息,但约80%的数据都处于沉睡状态。据科学家预计,如果把这些数都“激活”,全球电网进行系统的智能优化,每降低1%的能耗,就能为世界节省660亿美元,其中,光中国就能节省80亿美元。
分享到:

关键字:专家 披露 未来 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