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特斯拉催化之后新能源汽车或迎政策窗口期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3-07-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成也特斯拉,败也特斯拉?高盛的一份研究报告不仅令特斯拉电动车股价大跌,也进而影响到了本将特斯拉作为正面样本的A股锂电板块。比亚迪(35.02,-2.64,-7.01%)(002594.SZ)、成飞集成(15.96,-0.97,-5.73%)(002190.SZ)等昨日收盘跌幅分别超过了7%和5%,并导致锂电板块成为昨日跌幅最大的概念板块。
 
  周三,特斯拉大涨10%研究机构称其股价能翻番
 
  但在由特斯拉引领的这场新能源电动汽车革命之后,对国内锂电相关上市公司更有利的是,它们正面临着新的政策窗口期。
 
  特斯拉激励锂电板块
 
  就在今年7月初,比亚迪股价盘中触及39.50元,再创A股上市以来新高。即使与其他上市车企相比,比亚迪的总市值水平已远高于长安汽车(9.08,-0.54,-5.61%)(000725.SZ)、一汽轿车(13.65,-0.43,-3.05%)(000800.SZ)、东风汽车(2.84,-0.04,-1.39%)(600006.SH)等传统大型整车生产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股价持续向上,主要在于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预计增速将比较快。与此同时,美国特斯拉电动汽车销量大增,令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看到希望。
 
  近几年业绩连年下降,并曾在2012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约94.12%的比亚迪,也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逾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大增315.63%。而在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更是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0万元至50000万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358.51%至2973.14%。而业绩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集团汽车销量同比有所增加,带动集团汽车业务的整体盈利有所提升。
 
  而特斯拉也的确鼓舞了整个国内锂电行业。据科技部消息称,在“十二五”国家863 计划的支持下,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系统和电池组技术开发项目取得重大进步。另外,北京国能电池透露,采用公司160Wh/kg 磷酸铁锂电池的五洲龙纯电动客车在城市工况、乘员满载和空调运转的情况下,一次充电后的续航里程已突破300 公里。
 
  申银万国[微博]在一份研报中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变化在于储能单元、电机驱动系统以及充电装置。其中电机驱动系统的技术比较成熟,充电装置在早期可能成为瓶颈但在技术方面并不是问题,真正制约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瓶颈是在储能环节。而特斯拉的高端车型Model S尽管在设计上有很多值得推崇之处,但最重要的基础仍是电池。
 
  国信证券也认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长,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掣肘,产业链的任何技术突破都将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将使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的受益板块。
 
  新一轮刺激政策待出
 
  除特斯拉销量超预期带来的催化作用之外,迟迟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尤其是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将是板块行情向上的又一动力,有分析认为。
 
  今年1月份以来多地出现的多次严重雾霾天气,已经引发政府对机动车排放的重视。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3月份表示,工信部正在制定专门生产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优惠政策。
 
  而国泰君安认为,各地政府对于电动汽车的采购也将利好比亚迪等相关上市公司。如深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协调处处长此前表示,希望把深圳市现有的1.5万辆出租车,全部替换为纯电动出租车,下半年将陆续出台针对电动出租车的激励政策和充电设施配套政策。
 
  坊间已有消息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延长三年,购车享受补贴将不再受示范城市区域限制,并且纯电动车每辆高达6万元的补贴维持不变,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原有3000元/千瓦时的补贴标准则有望上调。
 
  在国信证券看来,与2009年的“十城千辆”工程相比,如果未来有新的政策出台,或许会出现两方面变化,一是纯电动车的补贴力度或加大;二是补贴范围或将扩大。
 
  分析认为,2009年的补贴政策对混合动力车补助力度较大,经过几年的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日臻成熟,而纯电动车相对滞后,不排除加大纯电动车补贴力度的可能,这也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2009年共有25个城市列入补贴范围,如果出台新的补贴政策,或许会从原来的局部示范进入全国示范阶段。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 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