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李俊峰:把环境因素纳入能源开发,能源转型问题将迎刃而解

作者:曹开虎 来源:能见APP 发布时间:2017-08-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17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7海上风电领袖峰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国家应对气侯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在会上表示,在考虑各种可再生能源各种问题和障碍的时候,最大的就是一个从能源转型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的时候,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所有能源开发过程中,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以下是李俊峰的演讲:

刚才陆市长(南通市副市长陆卫东)和秦先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一开始都讲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海上风电?肯定要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是发展转型的问题,大家都知道,21世纪全球进入一个绿色发展的时代,这种发展的时代需要我们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能源系统的转型,也需要我们生活方式的转型,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学习会议的时候,深刻谈到这些问题,对于发展转型,对于生活方式的转型,他在谈能源革命的时候,也谈到了能源转型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从非常高的高度来看待风电、海上风电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环境问题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特别是大气污染,已经成为我们人民的心腹之患,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对环境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江苏省也是如此,特别是李强书记对江苏的发展转型、江苏的环境保护特别的重视,也推动了江苏能源转型。

江苏的能源转型,可以说是全国能源转型的缩影,乃至全球能源转型的缩影。江苏作为一个东部沿海城市发达地区,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次在会议上不仅讨论技术的问题,可以讨论政策的问题。刚才陆市长谈到南通是中国海上风电起步最早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地区,其实在南通除了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希望江苏能够在发展转型在能源转型方面,能够走在中国的前面。

我经常宣称这样的观点,我们国家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如果2050年实现现代化,是一个什么概念?首先是环境质量、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的质量肯定要达到一个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是2050年实现现代化的时候,广东、浙江、江苏应该提前10到15年,也就是2030年到2040年,就要实现现代化转型。如果像南通在苏南地区发展应该在2030年左右实现现代化,今年是2017年,只有13年的时间。人民生活转型在江苏、广东、浙江已经不是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是在能源转型,如果我们不及时改变,可能我们被发展转型的这条大船给抛下。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会,我们总结一下在能源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推动江苏乃至全国能源发展转型,海上风电只是能源转型的一个缩影,我们在考虑各种可再生能源各种问题和障碍的时候,其实最大的就是一个从能源转型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的时候,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所有能源开发过程中,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们希望江苏在海上风电乃至可再生能源乃至能源转型方面能够走在全国的前面,为中国乃至为世界能源转型做出一个表率来,谢谢大家。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转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