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燃料电池走通“边缘应用”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3-07-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燃料电池,发电过程没有污染排放,唯一副产品是水,用它做汽车动力来源再好不过。但由于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原因,燃料电池汽车距离真正规模化驶上马路还有点远。
 
  在另一个领域,同样的技术却悄悄叩开了商业化大门。用燃料电池做备用电源(简称UPS)取代传统铅酸电池,发电时间和电池寿命均大大增加。江苏联通位于 直的通信基站已经用上这种设备,其他运营商也纷纷流露采购意向。有意思的是,这项应用,是由一家小企业在“半无意识”中自己开发的,前后只拿过两次政府项目资助,总金额不超过600万元,与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上亿元的投入相比,相去甚远。
 
  在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上,企业自发的“无心插柳”,缘何优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有意栽花”?
 
  误打误撞,边缘领域商机大
 
  高勇,恒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回国创业前供职于欧洲一家知名汽车厂商。当时围绕燃料电池发展路线,公司内部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从技术上来说,依靠氢气和氧气通过质子交换产生能量的燃料电池,不管运用于哪个领域,原理基本相同。但到底是直接攻克燃料电池汽车,还是先从技术简单、对配套要求低的备用电源做起,两派各执一词。
 
  高勇2005年回国后,发现燃料电池汽车的概念开始在国内普及,国家的“十五”、“十一五”计划,也对该领域大力支持,如果从事相关研发,客观上容易拿到政府项目。不过,高勇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渴望尽快把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供能方式,运用到实际中。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决定从相对“边缘”、政府关注度不高的备用电源切入。
 
  事实证明,高勇的商业直觉是对的。备用电源除了用于通信基站,在城市轨交、金融数据中心等领域均有优势,使用方又多为大型企业和机构,购买能力较强,这些条件都是走向商业化的有利条件。眼下,他们在拓展备用电源市场的同时,正在开发燃料电池小型场地车,再接下来就要做乘用轿车。
 
  “我们没有放弃燃料电池汽车,其实做备用电源的过程中,材料、工艺方面的积累亦可使前者受益。”他说。
分享到:

关键字:燃料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