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士后研究员Mohan Manoharan在报告中报告了使用不同厚度的无碱玻璃进行电容器实验的进展。该报告还把无碱玻璃电容器与使用的聚合物电容器进行对比,聚合物电容器主要是在低温状态下工作(与电动车等大功率设备不同,这些设备放电非常突然而且会产生大量热能)。聚合物电容器需要冷却,因此效率不是很高。

但是,玻璃电容器就不存在这个缺陷。Manoharan鉴定日本电气硝子集团(Nippon Electri Glass)制造的一种玻璃能够经受18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且始终保持较薄的状态。
Manoharan的研究伙伴——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科学与机械学的Michael Lanagan教授及其研究小组正在研究一种覆有高温聚合物的玻璃,使用它可以提高电容器的储能密度。与使用未经处理的玻璃的电容器相比,这种电容器的储能密度提高了2.25倍。
Manoharan表示,“这种柔性玻璃电容器如果替代聚丙烯电容器,则自身重量和成本都会降低。这种柔性玻璃电容器可以用在任何高储能密度的电容器上,不仅是电动车,还可以用于心脏除颤器,或者武器系统(如美国海军正在研发的电磁轨道炮)。(中国储能网独家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