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石墨烯离产业化还有多远?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湛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3-07-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年之前,我不敢说我的单层石墨烯已经规模化生产,但现在敢说了。”上海交通大学郭守武教授在台下对记者如是说。
 
  就在之前半小时,郭教授团队实验成果在台上展示PPT时,受到了台下企业界的追问,“我要5公斤,你能给我吗?”“签了合同,几天就能给你。”“价格多少?”“我成本是0.5元/克,但这是郭老师几年心血,他肯定不会以这个价卖给你。”
 
  在国际上,单层石墨烯售价是2000元/克。
 
  同样是石墨烯制备者,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受到同行的追问,“你9块钱太贵了,你能做到1元/克吗?”“当然可以。”“一两毛钱呢?”“这是商业秘密。”
 
  刘兆平团队多层石墨烯(比单层制备更容易,成本更低)技术已经卖给了华南家族控股股东南江集团的兄弟单位。据悉,该技术产业化项目预计于11月投产,是全球首条30吨石墨烯生产线。
 
  当记者问及该项目产业化前景,刘兆平称“关键看下游。”
 
  中科院金属所与金路集团(000510)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该项目负责人任文才告诉记者,去年该项目已经完成了中试,随时可以工业化,“关键看下游市场。”
 
  石墨烯下游应用广泛,如锂电池、涂料、LED等。下游应用市场若没有成熟,制备就难以量产。一家深圳公司2010年就开始卖石墨烯,但苦于应用市场没有起来,销量一直做不起来。
 
  不过,石墨烯下游应用在部分领域可能率先突破。南京科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萧小月总经理透露,一位做散热复合材料的海外客户已经提出计划,希望逐月实现每月四吨的供货需求。
 
  刘兆平认为,锂电池、LED将有望成为国内最先利用石墨烯的下游行业。
 
  不过,北京一企业试用了多家科研单位试验室石墨烯产品,他认为,上游石墨烯品质并不稳定。
 
  石墨烯产业链虽然没有成熟,但投资热潮已经显现,刘兆平作为较早掌握该技术的科研人员对此感触很深,他用“太狂热了”来形容。
 
  【链接】
 
  石墨烯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韧性最好、重量最轻、透光率最高、导电性最佳的材料,在能源、生物技术、水资源、电子及网络技术,航天航空和汽车工业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宽广的应用前景。
 
  全球石墨烯目前整体主要还处在研发阶段。我国的石墨烯专利数量仅次于美国,且远远多于其他国家。
分享到:

关键字:石墨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