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新能源汽车:不缺技术,只欠时机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3-08-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政府公务用车、公交车都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
 
<p>    →随着国际能源和环境危机加重,全球范围内正掀起一股新能源车热潮。</p><p>    南都记者 麦宏坚 摄</p>
 
    闻风而动的除了国内新能源版块的股价外,还有一系列的外资高档汽车品牌:包括奥迪、宝马、奔驰在内的三大德系高档车在随后的三周内,都先后发表了自己关于“新能源汽车”布局的声音。而来自企业高级管理人士的评论则是:如果电动车的关键只是电池,那以前卖电摩托的应该最擅长搞电动车了,新能源汽车的重点还是‘车’,大型汽车集团并不缺乏技术,我们更关心市场到底有没有需求。
 
    高档车企行动提速
 
    上周,宝马集团宣布,将在今年9月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向公众展示其i3电动车,这款车同时也将实现纽约、伦敦、北京三地“连线”,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同时举行发布仪式。
 
    而就在此前一周,一汽-大众总经理张丕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明确提到:“一汽与奥迪已经在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项目上达成共识,目前正在做产品导入的前期市场调研。”并强调,目前“这件事已经在深入执行的阶段。”
 
    同样也是上周,来自奔驰方面的信息,与中国自主车企比亚迪合资的电动车品牌———腾势目前已完成了经销商布局,签约清一色的资深奔驰汽车经销商集团,集中布局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上一波的“新能源”热潮来袭时,一项关于何时正式向中国市场导入量产电动车的调研计划就已出现在大众集团的案头。“我们更关心市场的需求和时机”,内部人士表示,“我们的产品一经量产推向市场,是不能说停就停的。”
 
    日系车企携手共进
 
    那么究竟是什么令得高档车品牌加速了全球的新能源布局?
 
    上周,包括丰田、本田、日产、三菱在内的四家日本汽车巨头发布联合公告,称四家企业已就共同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及纯电动车事宜达成协议,四家车企将与日本政府一起,在日本国内共同构建充电装置及其他配套装置。
 
    根据协议,四家日系车企将在大型购物中心、建材超市、餐馆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公路休息站等司机可能长时间停留的地方建立8000座普通充电器,同时在电动车可能短时间停留的高速公路停车区、便利店、加油站等设置4000座快速充电器。
 
    从单纯的车型开发到着手推动整条产业链的行进,日系车企向自己擅长的、有可能改变未业全球汽车竞争格局的新能源技术领域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具体而言,政府公务用车、公交车要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并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到2015年,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要提高到50%以上。
 
    “大型汽车集团不缺技术”
 
    日系大型汽车集团的联合行动与中国政府的经济改革纲要似乎解释了德系三大高档车品牌加速新能源汽车推进的“原动力”。
 
    宝马集团董事长雷瑟夫表示,“宝马i品牌在今年推向市场之后,该品牌的首款车型i3将于明年正式进入中国销售。”而奥迪品牌最近也表示,将与一汽进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联合开发,奥迪汽车董事会主席施泰德表示,“在与一汽合作项目框架内,奥迪将把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引入中国”。此外,奔驰与比亚迪合作的“腾势”首款车型则定于今年11月全球首发,明年年中正式上市。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和环境危机日益加重,全球范围内正掀起了一股研发新能源汽车热潮。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大部分国内外车企都公布了各自在华的新能源汽车计划。针对国内自主品牌近年号称的“新能源弯道超越”而言,大众系一位高级管理人士表示,“大型汽车集团并不缺乏技术”,“我们更在意将产品从实验室真正导向市场的时机。”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汽车 不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