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3-08-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19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在“甲醇在TiO2(110)表面上光催化产氢”工作中取得新进展,该成果“Molecular Hydrogen Formation from Photocatalysis of Methanol on TiO2(110) ”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13, 135 (28), 10206–10209)。
 
    在二氧化钛光催化分解水过程中,甲醇的加入能够提高产氢效率,同时,甲醇本身也能光催化产氢。但是甲醇光催化产氢的化学反应机理并不十分清晰,如果能从分子层次上认识这一过程,将可能为发展高效催化剂提供新的思路。
 
    杨学明带领表面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小组科研人员,利用自行研制的基于高灵敏度质谱的表面光化学装置,系统研究了单分子层(ML)甲醇覆盖的TiO2(110)在紫外光照射后的反应动力学过程。早期结果(J. Am. Chem. Soc., 2012, 134 (32), 13366–13373)表明甲醇在光照过程中通过O-H键及C-H键的断裂形成甲醛,解离出的大量氢原子转移到旁边的桥氧原子上形成BBO-H,没有形成氢气。本次研究进一步发现在二氧化钛表面升温过程中,一部分氢原子会夺取表面的桥氧原子先以水(H2O)的形式从表面脱附出来,产生表面氧空位,只有少量的氢原子会复合成氢气脱附出来。随着表面氧空位浓度的增加,桥氧上剩余的氢原子则更容易结合成氢气分子脱离。
 
    该成果在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产氢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甲醇在TiO2(110)产氢机理的深入理解,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金属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过程,并能为新型催化剂的发展提供线索。
 
    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相关项目的资助。(来源:科学网 )
分享到:

关键字:二氧化钛 表面 光催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