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碳资产管理公司直捣售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晶见 发布时间:2017-08-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25日,广东发改委印发2017年度碳排放配额实施方案,纳入范围的有电力、水泥、钢铁、石化、造纸和民航六个行业的企业共计246家。今年的配额总量是4.22亿吨,其中控排企业配额3.99亿吨,储备配额0.23亿吨。

开篇明义:售电公司增值服务多元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碳排放交易。

说起碳排放交易,这个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交易品种在我国部分省市也已试点多年,纳入试点范围的行业也是我们常见的高载能、高排放行业,而这些企业对于碳资产管理的需求也是很迫切的,条件允许的都会专门成立相关管理公司(点此阅读)

根据1度电等于0.4千克标准煤换算,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用电量为2500万度电,妥妥的电力大用户了。这些用户是售电公司最喜欢但是又有所顾忌的企业,为什么呢?——这类高载能企业用电量巨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水泥、钢铁和造纸这些企业也属于去产能行列或环保重点督查对象,一旦有的设备列入淘汰或限产名单,生产活动受影响就会造成大的波动偏差,这对很多售电公司来说都是比较棘手的事情。

然而,今天我们重点不是讨论这个,我们讨论的是作为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我们能够为这些电力用户做些什么?单纯售电的公司是不存在的,电力是同质化的商品,用谁家的都一样,差别只是谁的更优惠,更何况现在市场的价差区间已经严重挤压,想要在趋同的差价中逆袭就只能看各自的绝招了。

围绕碳排放售电公司能做的文章

晶见在过去的文章中也曾经探讨售电公司如何从单纯的中间商转型成综合能源服务商,网上也有很多文章,但普遍集中探讨售电公司可以为用户提供用能监测、设备运维、需求侧管理等服务,但是更上一层在金融层面上售电公司还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碳资产的管理运作。

什么?你觉得售电+碳排放很扯?这不可能?广州恒运售电有限公司在2016年就已经在广州碳排放交易所进行了首次碳指标交易,一次性协议转让购得369万吨碳指标,每吨碳价为12.8元,成为全国经营碳排放权的唯一一家售电企业。

所以一个事实是,对于这些纳入碳排放管理的企业,其自身行业发展已经受到不少产业政策限制,如去产能、限制排放等,还有同质化的市场竞争,这对于企业自身生存发展已经敲响警钟,现如今再纳入碳排放管理,免费额度使用完还得缴纳费用或购买排放额度,这无疑是增加了其企业运营成本。

售电公司作为综合能源服务公司需要清晰的认识,电能服务、能效管理和碳资产管理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要运作良好是可以为用户创造远高于电价价差的效益的。

具体操作路径如下:售电公司以代理用户的电能交易作为切入口,为用户承担偏差责任,切实降低用户用能成本,为了更好的监控设备能效,售电公司可以逐步从简单的能效监测引导客户进行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深度合作,利用节能项目创造的节能减排所剩余的碳排放额度再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既减少了企业的用能成本,还能得到出售排放额度的收益。

如果有一个完整的模式,在现有的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上,售电公司也可以提出利用碳资产运营获得的收益与节能实现的收益来抵消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成本,进一步激励用户合作的动力和信心。

碳资产管理公司直捣售电

常言道:条条道路通罗马,然而有些人出生在罗马。晶见了解到,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已经在今年7月份的京津冀地区直接交易中已有交易记录,成功签约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秦皇岛威卡威汽车零部件公司。

碳资产管理公司都已经成功切入用户的电能代理服务,可以想象的是,碳资产管理公司围绕节能服务或碳资产运营所开发的服务是极具竞争力的,本身具备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和成熟的碳资产方面的金融运作经验,虽然一开始对售电业务还陌生,但是假以时日,这类型公司对售电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完全能够根据自身的玩法给客户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例如金融租赁等服务。

分享到:

关键字:碳排放 售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