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固态电池或是下一个风口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7-09-01 浏览:

在此轮涌入动力电池行业的大军中,来自车企的力量格外引人注目。其中,宝马、丰田、现代等车企纷纷押注固态电池产业,加大投入力度。最早将在2022年量产的固态电池,为何成为一众车企争抢的焦点?

“固态电池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尽管当前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电池有了很大提升,安全性也基本满足目前的纯电动汽车需求,但相比固态电池仍有一定差距。因此,领先的电池企业和车企把精力放在了固态电池上,尤其是丰田,一直在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研究,并宣称有望在2022年量产投入使用。一旦固态电池技术成熟,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然而,在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上,却很少见到中国企业的身影,无论是动力电池厂家还是车企显然都缺乏热情。对此,墨柯坦言:“固态电池技术还不成熟,所以在国内关注的比较少。”据了解,目前固态电池技术搞得最好的是日本,国内只有中科院物理所和极少数的一两家电池企业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尽管,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尤其是第一梯队企业的产品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在市场应用端,如产品一致性上仍与之存在较大差距。正如天津力神电池研究院院长周江所言:“在代表未来动力电池发展方向的固态电池领域我们又晚了一步,这才是最值得资本关注的领域。”

不过,周江也强调,对未来动力电池技术的投入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有稳定的资金和有远见、有定力的规划。“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离不开资本支持,但在前期的研发过程中,资本的作用并不大。”周江认为,只有技术进入普及阶段,资本进场才能发挥作用。而在这之前,企业还需要踏踏实实从技术的积累和储备做起。

分享到:

关键字:固态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