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报告建议加快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3-08-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在今天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表示,在科技支撑和引领下,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目前,已基本形成涵盖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今年5—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形成报告。报告称,近年来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研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作为重点领域,科技部制定了多个专项规划,加快对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一批涉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相关企业也都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目前,国产风电机组占国内市场份额达90%以上,攻克了低风速、海上风电开发关键技术。光伏电池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3,转换效率达世界先进水平,光伏电池产品在技术和成本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2.49亿千瓦,风电并网装机63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65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2.58亿平方米,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3亿平方米,各类生物质年利用量3000万吨标准煤。全国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总发电装机的28%,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
 
  可再生能源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设备投资占我国当年新增电力设备投资总额一半以上。201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投资总额达4000亿元。
 
  报告同时指出了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装备制造产业大而不强。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较大,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行业准入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一些行业产能盲目扩张造成产能过剩,低价同质化竞争激烈,影响产业健康发展。有些行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在关键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导致国内产能过剩的同时仍大量进口国外设备。二是技术瓶颈有待解决。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投入还不够,对企业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较弱,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还比较高,影响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推广应用。
 
  报告建议,为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应重视科技创新。加快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的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可再生能源产业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分享到:

关键字:报告 建议 储能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