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孤岛运行状况下,微电网与公用电网(外面的世界)断开连接,通过微网内的发电及储能设备维持电网的运行(小世界的自给自足)。微电网通过控制储能充放电以调节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并利用当地风能、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桃花源的居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确保满足不同时间段负载需求。
通过深入浅出的借喻相信大家一定对孤岛微电网有了最直观的了解,那么小伊就开始为大家从专业的角度阐述孤岛微电网的原理哦。
首先在孤岛微电网运行中,当设施与公用电网断开连接的时候,通过微网内的发电设备维持电网的运行。微电网中的负载平衡是一个挑战。可再生能源是间歇性的,负载也会随机产生变化。仅由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组成的电力系统没有惯性,因此必须使用旋转发电机和能量存储器,将可用功率与变化的负载相匹配。
且看孤岛微电网的一天如何运作
深夜到临晨(10PM — 6AM)
用电需求:低
随着时间从深夜渐入拂晓,风能对减少供电需求起着显著的作用。在这个低需求高风能时段内,应通过充电来存储能量。而临近日出时分,基本没有可用的风能和太阳能。能量储存可以支持发电机的额外负载,而这时也可能需要切除负载。
白天(6AM — 6PM)
用电需求:逐渐攀升
日出之后到整个上午期间,太阳能和供电需求都开始攀升。化石燃料发电机提供基础负荷。太阳能发电减少了对化石燃料发电的需求,储能的发电需求也在减少。到午后时分,太阳能和电力需求开始再次攀升。化石燃料发电量增加,储存能量可应需补给。所有额外的太阳能都用于电池充电,以满足夜间需求。
晚高峰(6PM — 10PM)
用电需求:需求复杂
所有的化石燃料发电机用来提供基础负荷。风能减少了对这些发电机的发电需求。供电需求的缺口可以通过电池的充电或放电来弥补。夜间需求管理会很复杂,所以应对负荷分流或需求转移进行合理规划。
孤岛微电网总结
在孤岛微电网中,网内负载的用电随着不同时间段需求波动,化石燃料发电保证了基础供电,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在不同时间段根据需求进行缺口补充及储能充电,通过合理规划和需求预测来满足负载需求,同时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