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跑能源项目批文的地方官长驻北京

作者:王秀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3-08-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做企业的都知道,跑政府批文最难。业内调侃称,这个活儿需要铜头、铁嘴、飞毛腿。
 
  某部委官员在内部培训上透露,地方政府有政绩压力,重点项目一把手直接挂帅,跑政府批文的地方官长期驻扎在北京。为了加快项目批复,常在部委办公室端茶、扫地、打开水。
 
  受审批所累的不只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在其中。纳入2004年《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项目均需上报国务院或地方投资主管部门。但凡超过一定规模的投资项目,必须经国家发改委这道关,能源项目尤甚。
 
  目前,以跑“路条”为标志的项目核准制,需要各种支持性文件、协议和大量前期工作。一位民营煤炭企业主说,“能源项目报批难度颇大,需要团队强力运作,否则难以成功。”
 
  能源项目核准制体现谨慎决策、优化项目布局的初衷。但较为苛刻的审批流程,使得企业负担沉重,更影响投资的积极性。
 
  熟悉审批流程的人士不断向笔者吐槽核准制度之恶。其一,审批前置程序多而重复,原地重建项目需再次提交土地等各项预审。如工业园内电厂项目、原地重建电厂项目实际不需选址意见、压覆矿和地质灾害评估、无需文物、土地预审等。原因是土地以出让方式取得,或者原项目已取得过上述审批,不需重复。
 
  “但必须重新做报告,上报文件,而具备评报告编制资质的机构,多与审批机构有一定利益关联。”上述人士说。
 
  项目审批属于行政许可的范畴,但是审批时限未执行行政许可法等规定。报到发改委的项目一两年未获正式反馈,这期间新规定出台、部门支持性文件过期,又需要重新上报。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有的能源项目“路条”申请甚至需要八九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即便项目获得核准,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环保、电网接入等问题也常常影响项目的运营。类似情况任何一个发电企业,都有相同的经历。
 
  按照常规流程,重要电力建设基本程序是项目前期选点地勘等前期准备工作、预可研、可研、相关技术部门审核、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发改委审核、国务院审批。
 
  以水电为例,除流域规划之外的工作,前期预可研工作少则5年,多则数十年,建设期的时间取决于行政部门审批时间。一般100万千瓦水电站建设期不会少于5年。
 
  一般大中型以上水电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要完成40-50个专题报告,约30个报告需要有关部门审查。在国家层面审批部门涉及水利部、长江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电网公司、铁路部门。
 
  如此长期且繁复的审批流程,影响水电等项目的开发,于能源结构调整亦不利。
 
  借国务院机构改革之机,能源项目取消和下放20余项审批项目,涉及非主要河流水电站投资、风电站投资、分布式燃气发电投资、燃煤背压热电投资审批等。目前,国家能源局也在清查放权的实际效果,防止变相审批、替代性审批出现。
 
  当然,能源项目审批不是一放了之,发改委、能源局也不是撒手了之,长期被诟病的能源审批流程需要简化,低效率的工作做派需要改变,长期忽视的事后监管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切勿只顾头不顾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 项目 批文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