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特斯拉入华谁买它的账?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3-08-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早在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郑顺宣布特斯拉入华前,笔者的一位友人(私营企业主)就应邀到香港试驾了纯电动汽车特斯拉Model S,其拉风外形、高档配置以及不俗的动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并不缺名车,而且Model S售价也不便宜,但对再拥有一辆纯电动跑车如特斯拉M odelS,他脸上仍然写着一万个“我愿意”。
Model S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特斯拉”。现如今特斯拉仿佛已成为富人圈里的新宠儿,众多好莱坞大腕儿争购的场面,更是让特斯拉一时风头无两。可以预见的是,贵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度,以及在名人效应的渲染之下,一旦特斯拉纯电动汽车正式在中国开卖,势必也会招来一批“狂蜂浪蝶”,这个群体注定只能是少数派,但胜在基数庞大,不愁没人买账。所谓“N om oney no talk”,以特斯拉M odelS为例,其美国起售价已达6.99万美元,而在进口到国内后,还要累加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以及消费税,到时候M odelS怎么可能不“吊高来卖”。在高昂的售价面前,布衣百姓唯有像丰硕的稻穗垂下头颅,特斯拉M odelS注定只是富人们的玩物。
 
  但话说回来,买不起特斯拉M odelS,并不意味着普罗大众从此就跟纯电动汽车一刀两断,在特斯拉热潮的鼓动下,纯电动汽车有望被更多消费堵所熟悉和接受。待纯电动汽车市场培育成熟后,众多其他品牌一样可在电动车领域唱起“野百合也有春天”。
 
  事实上,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推手”,而无论是全球汽车业界巨擘GM,还是自主品牌代表比亚迪,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探索,力求推出好而不贵的纯电动车型,待到布衣百姓都买得起账时,那才是真正的“大同”。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