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中国工况将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作者:沈承鹏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7-09-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这两年,汽车业正在进行的一件大事似乎被人们看淡了,那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况研究项目(以下简称“中国工况”)。

该项目起步于2015年,由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环保部、国家标准委、中国工程院共同组成项目指导委员会,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具体工作。这是目前世界上测试车辆最多、涉及城市最多、搜集数据最多的汽车工况项目。目前已进入工况验证阶段,计划年底结束,明年将转入成果应用推广。

工况是汽车行业的基础标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油耗、排放以及产品公告,其影响涉及到中国生产的所有车辆。

如果从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开始计算,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64个年头,如今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一哥”之尊。但令人汗颜的是,一路飞奔的“一哥”穿的却是从“小弟”处借来的靴子,越跑越觉得蹩手蹩脚地不自在。

工况法是评价车辆(或发动机)排放状况的实验方法,目前世界上主要有欧盟的NEDC、美国的FTP75、日本的JC08三种工况法。我国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从第一阶段到第五阶段,即从国一到国五,基本都是“等效于”欧盟的NEDC工况法。

欧盟的NEDC工况法,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我国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突然面临严重环境问题的时候,引进欧盟的NEDC工况法,对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技术水平、降低汽车尾气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当我国汽车工业从小学水平进步到高中水平、大学水平,撸起袖子准备与世界顶尖高手奋力一搏的时候,却发现我们使用的还是对手的套路,这就有些尴尬了,而且难求一胜。

更重要的是,欧盟的NEDC工况法是按照欧洲的用车环境和用车特点制定的,带有典型的欧洲特色。笔者曾听到一种未经证实的说法:因为欧洲原油不能自给自足,所以欧洲人在原油提炼时,首先将一些有用的化工原料提取出去,然后再去炼汽油、柴油。由于这样的油品性能不能满足汽车的要求,所以欧洲汽车业发明了许多补救措施,如提高发动机气缸的压缩比,由此产生了添加抗爆剂的高标号汽油;再如推广废气再循环涡轮增压技术,使油品的燃烧更加充分。而我国的炼油厂是直接将原油裂解成汽油、柴油、煤油的,期间没有设置提取其他成分的程序。

与美国的FPT75工况法相比较,欧盟NEDC工况法有一大特点,就是怠速测试的时段少、时间短,稳态特别是高速状态下的稳态运行测试的时段多、时间长。导致的结果是,排放的数据虽好看,但用户驾车实际行驶时的油耗与NEDC工况数据有较大差别。应用到中国之后,测试油耗与实际油耗之间的偏差更大。这就是我国2010年实施轻型汽车粘贴《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规定后,众多消费者反映标示的油耗与实际油耗差异大的原因之一。今年2月10日,中国工况项目组在天津举办的“中国工况”2016年度进展报告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十分惊人,国内多个城市采集的实际数据与公告油耗(可视为NEDC工况油耗)相差幅度高达34%。这说明,欧盟NEDC工况法与中国的国情不符。

作为汽车行业的基础标准,工况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油耗、排放,进而影响到汽车技术的取向,影响到自主品牌的发展。几十年来,欧洲汽车技术一直主导中国汽车市场,一轮又一轮的重复引进多为欧洲技术,自主品牌的发展也多与欧洲技术对标,甚至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的国外汽车企业也以欧系为主。以NEDC工况法为代表的欧洲标准,给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框定了一条“走廊”,无论是中外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企业,都只有顺着这条“走廊”才能顺利前行。也许这也是市场换技术初衷未能实现,自主品牌企业奋力突围多年而成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京六和国六排放标准之争,虽然最终以北京放弃京六、等待国六标准实施告终,但也说明,中国汽车排放标准最严格的城市——北京,已认为欧系排放标准不能满足需求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欧盟也准备改变了。有报道称,从2017年开始,欧盟将吸纳WLTP(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汽车排放测试标准。这一转变恰恰说明,欧盟已认识到NEDC工况法有瑕疵,似乎也暗示中国该改变工况法了。

中国工况项目已经进行了两年,1亿多元的投资,几十个团队的努力,41个城市、4600余辆车、3200万公里,包括330万公里新能源汽车的数据采集。此外,还有总容量达到300GB,包括40个城市、30万条道路GIS交通低频动态的大数据,构建起轻型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工况,以及五大类商用车的工况曲线。目前,中国工况已经提交到国标委,新旧实验方法之间的转换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工况对政策的制定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几年,我国出台了大量新能源汽车政策,但多属于财政性、阶段性政策,且多于2020年结束。2020年之后的政策调整,应该可以依据中国工况标准,对车辆技术进步、全生命周期排放、能源消耗量、财税政策、行政扶持手段等进行统筹,找到最佳的契合点,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政策体系。

总而言之,中国工况的制定和实施,或将起到引领中国汽车产业突破外国技术“走廊”的作用,促进自主品牌真正实现自主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在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包括工况检测法在内的完整国际标准的情况下,中国工况法将使我国更全面地介入国际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制定。

(作者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信息中心主任)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