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光伏制造领域地区趋势驱动力评估报告发布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Solarzoom 发布时间:2013-09-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与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创新科技进一步发展,中国光伏优势有望在全球复制。报告称,中国目前在光伏生产市场的优势并非传统认为的较低劳动力成本,而是其庞大的生产规模,因为大规模能够带来多方面的供应链优势。此外,倘若其它市场能够实施足够的创新型技术,那么中国有利的市场条件完全可被复制。
 
  目前,这份名为《光伏制造领域地区趋势驱动力评估》的报告受到美国能源部的资助,并已发表在同行评议的《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
 
  与传统观点不同,该报告认为中国的主导地位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关系不大,而是源于生产规模的优势,这一优势足以消弭通货膨胀及投资风险等特定国家因素。
 
  令人鼓舞的是,报告发现中国优势绝非“遥不可及”。通过投资创新型技术与全球供应链开发、零补贴部署及制造平价,其它绝大多数地区完全有复制中国“辉煌”的可能性。
 
  报告指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拓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而投资增加能够提高制造商扩大规模的可能性,最终结果肯定益处多多。
 
  NREL资深分析师Alan Goodrich表示:“经我们的分析研究发现,投资研发不仅有利于扩大全球光伏部署范围,还可为美国制造商创造机遇。这一具有成本竞争力清洁能源的发展步伐远未终结,其增长空间完全可称为‘不可思议’。”
 
  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部门秘书长助理David Danielson表示:“技术研发有助于美国在全球光伏供应链上赢得更大市场份额,而技术进步的核心就是创新。我们认为创新不仅仅有利于光伏产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适用于其它高科技高价值清洁能源技术,更是美国制造商在21世纪激烈的经济竞赛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驱动力。”
 
    NREL/MIT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光伏制造优势源于庞大规模,而非低廉劳动力成本
 
  报告作者采用行业验证的成本模式获得中美制造单晶硅电池最低的可持续价格(MPS),主要用于评估一家全球制造企业如何选择工厂地点。
 
  基于组件、硅片及电池的生产成本差异等条件,研究人员预计,较美国制造商,中国制造商MPS优势高出23%(不含运费)。他们总结道,规模与供应链优势令中国制造商的MPS优势突出。
 
  然而,这些优势绝非中国固有,如果规模相当,其它地区亦可复制。
 
  报告作者之一Tonio Buonassisi表示,为了激励美国资金大规模进驻光伏制造领域,该技术必须是低成本、零补贴且具有真正的创新性。
 
  Buonassis补充道:“‘圣杯’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光伏组件,不仅效率高成本低,还具有毋庸置疑的可靠性。目前您所购买的光伏组件也许具备其中的部分优势,但绝非全部。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价格和规模方面,实用型技术创新是加速光伏发电与传统能源衔接的关键驱动力。”
 
  “为了所有国家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即利用我们的互补优势展开海外合作。”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制造 领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