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外人看来极为火热的产业—近有特斯拉电动汽车畅销、公司盈利引发的上下游市场想象空间,远有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布局。锂电股也时常在股市刮起“锂电风”,股价齐飞的场面不止一次。

但媒体甚至股市的热捧不能带来订单。把目光投向现实,众人不难发现,在电动汽车销量还未起飞之际,动力电池缺乏真正需求。动力电池外热内冷的局面,还将持续。产能过剩即便到2015年也难以缓解。
投资热浪
中国锂动力电池概念令万众瞩目,要提及远隔重洋的电动汽车明星:特斯拉。当特斯拉电动车展现出它绝世风姿之时,国内反应最大的不是汽车行业,而是锂动力电池产业。
锂电池题材股票反应最快。成飞集成(002190,股吧)、中信国安、杉杉股份(600884,股吧)……在4月份特斯拉宣布首次盈利后,几乎所有与动力电池相关的个股都在飞涨,涨幅剧烈的数个交易日就超过了50%。
除了股票市场,特斯拉也引发了新一轮锂电池产业扩产投资热潮。
比如沃特玛。“公司的山东新厂区正在规划中,是给当地的电动车企做配套。”沃特玛的总经理助理范永军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位于深圳的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的第四个厂区,之前沃特玛已经在深圳建有两个厂区,成都建有一个。
沃特玛只是众多扩产企业中的一个。6月初,绿海新能源公司拟投资近8亿元建设年产3亿安时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7月1日,亿纬锂能(300014,股吧)年产5000万安时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奠基;7月末,川航集团向四川科能锂电注资金额3500万元……多氟多(002407,股吧)、威高东生、成都兴能也有扩产、增值等大动作。
中国锂电池行业的投产热潮并非始于今年,而是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屡次的政策刺激,历经多年的激烈扩张。
2009年初,国家四部委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随后,一系列中央或者地方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财政补助类政策推动了国内锂动力电池产业的投资热潮。
2010年初,全球知名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曾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将达到39亿安时。然而这一预测被迅速打破。有统计显示,2013年一季度,中国锂电池行业规划年产能已经接近60亿安时,而且还在节节攀升。
火热景象的背后,是无尽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