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开幕的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展上,索尼公司发布了两款无线照相机镜头产品。这款镜头内置了图像传感器,并可以通过WiFi和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技术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无线连接,使后者成为无线镜头的取景器。
上述无线镜头产品似乎为智能终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体验,从网络上的反响来看,这种体验也确实戳中了很多人的需求。但这个看上去完满的故事背后,还有一个遗憾,就是苹果的智能终端并不支持NFC技术。
苹果公司坚持认为NFC技术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其产品一直没有加入对NFC技术的支持。苹果对于出自索尼和飞利浦的NFC技术不予支持有可能是出于私心,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NFC应用的客户体验仍有改进空间。
目前,包括索尼公司刚推出的无线镜头产品在内,NFC未来除了与RFID(无线射频技术)拥有相似的移动支付功能外,还将拥有越来越多能够吸引用户的有趣应用。而随着类似无线镜头这种全新的用户体验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苹果公司未来未必仍坚决拒绝NFC技术。
在同样红得发紫的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胜利的原因绝不仅是相对于其他电动车较长的行驶里程。它的触摸式的门锁系统、无需钥匙和油门驾驶系统以及完全智能化的车内操作系统或许才是最为吸引消费者的优秀客户体验。
毫不夸张地说,即便特斯拉推出的不是电动车,而只是普通的汽油车,它所提供更多颠覆性的客户体验已足以让它在市场里打开一片天地。
一位出身工业自动化、旗下上市公司处于电子消费品制造行业的董事长曾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从技术积累角度来说已经远超目前表现出来的水平,但公司并没有计划将这些技术进行商业化。原因很简单,这些技术暂时无法继续改善终端用户的消费体验。用他的话来说,不能带来新体验的技术是没有意义的。
这位董事长的观点也许有些偏激。但毫无疑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的生命在于消费者的认可,良好的用户体验才是获得消费者认可的主要途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新技术的市场价值体现于集成了新技术的新应用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客户体验,与新技术开发成本的联系却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