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握形势变化趋势,提升战略管理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低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也出现下降趋势,当前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乃至中速增长的转换时期。最近两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为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有助于企业加快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广大企业要从我国经济中速增长的现实出发,重新审视增长模式、盈利模式以及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再思考、再定位。特别是要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建立起有利于战略调整的灵敏机制,以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第二,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大企业要切实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产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推动全行业不断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要大力提升获取社会创新资源的能力,通过协同创新突破行业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要稳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化人力资本建设,健全研发体系,力争在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是现阶段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突破口。大企业应当顺势而为,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基本方向,着力推进绿色创新、绿色发展。要将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作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为企业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不断开发绿色低碳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和产业链,在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的资产净利润率为1.44%,明显低于美国500强2.27%的水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企业过度追求总量指标,低水平盲目扩张,对资产的使用效率关注不够,相应的投入没有带来应有的产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优势产业链的目标,按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不断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配置。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潜力,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兼并重组手段,发挥优胜劣汰机制作用,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积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第四,稳妥推进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一是要充分做好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做好国际化人才和技术储备,确保国际化经营的稳妥推进。二是要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建立起全球一体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三是要加强协调与合作,避免因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而加大国际化风险,降低国际化经营绩效。四是要做好国际化经营风险管控,加强与当地企业、社区的合作,努力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
第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我国大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善于以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生命。建立具有多样性、包容性特点的开放性创新文化(300336,股吧),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讲话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