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经济性引导储能 政策将至收获季已来

作者:苏晨 刘思畅 来源:兴业证券 发布时间:2017-09-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储能政策将印发,储能装机容量持续爆发式增长:我国首部储能综合性文件《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将于近日印发。截止2016年,我国化学储能装机总规模已经达到约400MW,在建工程规模超过300MW,政策的印发将保证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铅炭电池作为技术成熟,使用安全、环保,成本合理的储能系统,在用户侧储能领域率先开始大规模应用。对发电侧,储能是改善限电、降低弃风弃光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性是根本推动因素,由于可以利用峰谷价差进行削峰填谷,用户侧储能可以实现即时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只要峰谷价差达到0.60 元/kWh 以上,就可以实现盈利。而随着电池技术及系统管理技术的提升,储能系统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铅炭电池为主的用户侧储能已经进入了大建设时期。

铅资源具有回收价值:铅炭电池经济性的另一点体现,是其中最重要的原料铅资源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而且再生铅产业已经非常成熟。目前,即使不考虑铅资源回收的收益,铅炭电池在用户侧储能的引用已经可以实现盈利,如果将铅二次利用的收益也计算在内,则经济性更加明显。

发电侧储能仍需时间:化学储能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发电侧储能,尤其是新能源发电。单个新能源发电项目规模一般较小,比较适合化学储能应用,是调峰调频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在发电侧大规模推广仍然面临着实际的困难,要通过储能改善限电,需要至少在一个地区内普遍地实现发电侧储能,然后进行统一的管理,否则对于电网而言,个别实现了储能的新能源发电仍然是不可预测、难以消纳的。因此,发电侧储能将经历更长的周期。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