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电动汽车走出国门的“认证”更严苛?认识误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7-09-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中国车企越来越多要打进海外市场,如何避免“水土不服”成为无法逃避的问题,其中,符合当地的认证就是关键。实际上,每个国家都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要求,而这些市场准入要求,业内人士称之为认证。就像手机,买的时候有一个标贴、滤网证,都可以说是认证要求,否则,你的产品再好,当地市场也不准你进入。就像豪华品牌BBA进入中国,也要得到3C认证一样的道理。

但是,一直以来,国人都形成了一个认识:国内的认证标准,要比欧美国家低,所以中国的车企进军海外市场,就要达到别人的“高标准”,才能进入当地。这其实是个误区。

日前,德国莱茵TUV交通服务部副总裁黄余欣就曾经向笔者透露,每一份标准跟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安全要求相关。每个地方都会有所不同,并不能说,哪个高哪个低。因为标准牵涉的方面很广泛。像宝沃拿到欧洲的整车认证,代表了宝沃的车拿到在欧洲销售的准入许可。同理,像宝马卖到中国来也要拿到3C认证。之所以一直以来这种认证在国内“需求”比较少,就是因为我们国内的车企目标市场还是中国。不过,接下来情况会不太一样。“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车企,也需要借助来自欧洲的第三方认证检验机构,让他们知道在整个生产工艺及流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改变些什么。

至于当下最热门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认证方面也将面临更严格的要求,这倒是真的。就像有些车企新能源汽车负责人比喻的那样,以前我们汽车就是一个机械产品,现在新能源汽车更像是电子类产品,安全方面要考虑的东西就会增多,像触电,在传统汽车不需要考虑触电的功能,还有大电流,会产生过热和燃烧。随着自主品牌在实现弯道超车的宏伟目标,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向海外市场,面临的产品设计考虑将明显多于传统汽车。

电动安全的质量安全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动力电池,它的安全涉及到电池、跌落、碰撞这些方面。有了电池的安全,电动汽车的安全就满足了80%。电动汽车现在主要的零部件70%是电子产品,它更像一个电子电器产品,并非器械类、结构类的产品。最主要的是电动汽车里面要控制好电子安全,电动汽车就基本上安全,这跟传统的内燃汽车有相当大的区别。

最近,《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研究白皮书》正式发布,让规范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及研发受益不浅。笔者认为,只有进一步统一行业标准,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核心的关键———电池方面,才能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量相较于2014年增长了3倍,产能和市场规模分别达到86.66GW?h和280亿美元。从2014年到201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量从4.4GW?h增加到15.7GW?h,年增长率达到了257%;在2015年,其产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18%。而且,预计在2016-2020年还将保持较高的增幅。因此,在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之际,至少在适应认证这方面,中国车企已经不甘落后了。

(原标题:走出国门的“认证”更严苛?认识误区!)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