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开启新经济模式关键在储能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化工报 发布时间:2013-09-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月10日,由新华社主办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美国趋势基金会主席、第三次工业革命理论提出者杰里米·里夫金在论坛上表示,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及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新能源和互联网的融合将会开启新的经济模式。但要真正开启经济新模式,必须首先解决储能问题。
 
  “英国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我非常有信心中国在未来一定能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是新能源的沙特阿拉伯,中国的新能源的巨大潜力超过世界上所有主要国家。中国太阳能的辐照令世界各国艳羡,中国的风力发电机在沿海的分布超过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国拥有巨大的地热能储备有待发掘,有巨大的生物质能,海洋潮汐在不断地拍击海岸带来能源的供应。中国所蕴含的新能源资产,是中国重要的第二资产。”杰里米·里夫金在论坛上说。
 
  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国斌也在会上表示,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包含的智能制造、能源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技术创新为我国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重要的契机,也为我国突破能源环境的束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主流工业能源为分散式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则是分布式供能。世界上每45分钟日照产生的能源能够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大量的地热也能满足人们每日的能源所需。可现在每发出10千瓦电有3~4千瓦会损失掉,而且在很多国家产生的绿色能源会经常白白损失掉。
 
  杰里米·里夫金表示,只有能量存储技术的突破才能带来新能源利用的突破。欧盟在对电池储能、水利储能、气压储能等多种储能方式进行研究后,将着力点转向了氢储能。因为氢是一种已知的主要能源,在很多有水的地方都可以方便的获得,氢储能将是一种未来的储存方式。
 
  据记者了解,我国在储氢技术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如浙江大学已开发出全多层高压容器优化设计软件,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单台容积2.5立方米)全多层高压(77MPa)储氢容器,解决了高压氢气经济、安全、大规模储存的难题。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通过先进固态储氢装置制造及应用技术,将储氢装置及其氢化物粉体床的传热性能提高60%以上,有望广泛应用于固定和移动式燃料电池的氢源系统以及半导体工业等各类需要高纯氢源的行业。
 
  在氢储能之外,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提出了结合信息网、能源网、物联网构筑泛能网,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新观点。这其中包括太阳能高效转化技术、“三废”处理技术、煤基低碳循环生产技术、可智能化配置各种能源的泛能能效平台,以及类似于云计算的泛能云平台。通过高效的平台,第一代技术已可以将化石能源产生的气体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很好地融合起来,从化学能到热能到机械能再到电能,实现气体能源带动可再生能源的效果。第二代温差发电,通过材料革命,可以很好地把化学能/地热变成热能和电能,从而很好地实现可再生能源优先和气体能源支持。第三代电化学技术,可实现可再生能源到化学能再到电能,此时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了主导。
 
  与会代表表示,希望通过努力尽快在储能等技术开发方面实现突破,让杰里米·里夫金“未来是中国能源时代”的预言早日实现。
分享到:

关键字:开启 新经济 模式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