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我国纳米科技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科技网 发布时间:2013-09-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几年前,我国纳米科技论文数量就已跃居世界第一,如今在纳米科研、专利、标准及产业化方面也获得了全面发展。今天,在2013年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开幕之际,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向记者介绍了近些年来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情况。
 
    白春礼说,从2009年开始,我国纳米科技的SCI论文就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论文的质量也大幅提高,被引用次数跃居世界第二位。
 
    除了论文,我国在纳米科技的专利、标准制定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据白春礼介绍,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纳米科技领域申请或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长,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在纳米技术标准化方面,我国已与世界同步:“十二五”期间,我国积极参与并部分主导了国际纳米技术标准工作,在国际纳米标准化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颁布了一批国家纳米技术标准,初步形成了纳米标准化体系;研制了多项国家标准物质及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纳米科技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许多研究成果已展现出巨大的产业化前景,碳纳米管触摸屏、电池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绿色印刷、印刷电子、纳米抛光液、纳米传感器等产品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传染性疾病快速检测、组织工程修复材料、纳米化药物研发不断推进,纳米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前景良好;纳米技术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要催化剂实现产业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在能源与环境纳米技术领域发展从弱到强,开创了能源与环境纳米技术新领域。
 
    不仅如此,我国的一些纳米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实验上首次发现了反常量子霍尔效应,是在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80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133年后,首次实现的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化,它被视作“世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将具有化学识别能力的空间成像分辨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纳米。审稿人盛赞这项工作“打破了所有的纪录,是该领域创建以来的最大进展”“是该领域迄今质量最高的顶级工作,开辟了该领域的一片新天地”“是一项设计精妙的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意义重大的工作”。
 
    中国在纳米科技领域飞速发展,因而,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才能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来京研讨。自2005年起,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已经召开了5次。
分享到:

关键字:我国 纳米 科技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